原標題:山東老鄉托舉嫦娥飛天
火箭升空后,他為嫦娥指明射向
一路都有山東人
"嫦娥"飛天背后,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憨厚樸實,對工作卻力求完美。扎根在遠離故鄉兩千多公里的深山,他們幾乎與世隔絕,但卻胸懷飛奔天宇的航天夢想。他們就是扎根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山東人。嫦娥飛天路處處有他們的力量。
誰為嫦娥指明奔月之路?
臨沂人龐尊祿,送走嫦娥就快退休了
當火箭升空的焰光將地面的黑暗一掃而光,誰來為直奔黑色蒼穹的"嫦娥"指明前進之路?答案是臨沂人龐尊祿。距離發射塔架不遠的一棟藍白相間的房子就是龐尊祿的工作地點,里面有著他心愛的瞄準設備。
瞄準,是用光學儀器為火箭發射確定射向基準。高精度的瞄準要求崗位人員必須具備過人的耐心和穩健,龐尊祿當仁不讓。從前期任務準備期間的大地測量、設備校驗,到測試規程的編寫修改,從設備架設到反復微調光線與棱鏡,龐尊祿心細如絲。
親手為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指明射向的他,這次又承擔起了嫦娥三號探測器的瞄準任務,彎腰、打光、找光、粗調、微調、穩定……老龐的技藝依然精湛。當精準的一束光,指明了嫦娥飛天的道路,也照出了龐尊祿堅定地航天軌跡。
1984年大學畢業后,龐尊祿從臨沂老家來到大涼山,從此便在大山深處扎下根。在火箭瞄準崗位他一干就是30年,78枚火箭和80顆衛星都是由他親手放飛。
忙碌的龐尊祿不太愿意去想,這很可能是自己退休前最后一次執行重大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