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1月29日訊(記者 李兆輝)對于近日網曝濟南百年老建筑被挖成“孤島”的系列組圖及其圖片說明,大眾網于28日實地采訪了解到,百年老建筑四周土地之所以被挖空,是為了就地原貌保護,而非先拆后建、保護不善。29日,濟南市市中區文化局回應稱:“孤島”圖片描述的內容與實際保護狀況不符,屬虛假信息,而且未經文物保護部門核實。
27日,網上一組關于山東濟南緯四路西側百年古建筑被挖成孤島的照片,被各大媒體轉載,同時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該組圖片說明介紹:“26日,山東省濟南市緯四路西側,一座百年歷史的樓房拆去了屋頂,只剩四面墻體,在鋼架的支持下,被架在6米高的鋼架平臺上。另外一座剛剛修復好的百年老建筑四周被挖空,老建筑在一個4米高的土堆上,成為一個‘孤島’”。該圖片說明還介紹說:“老石樓所在位置影響整體規劃美觀,只好架空后向東平移30米。”
對此,大眾網記者實地采訪并刊發了《濟南百年老建筑被曝成“孤島” 開發商稱系就地原貌保護》
(http://sd.dzwww.com/sdnews/201311/t20131128_9265624.htm)的稿件,證實網曝照片中的兩處老建筑位于濟南市市中區經四路與緯四路東北方向,分別是張采丞宅和緯三路59號老建筑(即原濟南皮膚病醫院)。其中,張采丞宅屬于濟南市市中區登記保護的文物單位。
該區域的開發商表示,這組圖片說明信息并不準確。鋼架架起緯三路59號老建筑、將張采丞宅單獨擱置是為了保護老建筑讓其不受損壞。不僅沒有先拆后建,更沒有平移。
29日晚,濟南市市中區文化局針對該組圖片也做出了回應。市中區文化館副館長李涌說,在網上瀏覽到該組圖片后,市中區文化局馬上組織人員到現場勘查,并成立了保護小組。但發現,該組圖片描述的內容與張采丞宅的保護狀況不符,屬于虛假信息,而且未經文物保護部門核實。
李涌介紹,該區域的開發商自2006年與市中區文化局溝通,就商埠區內的文物保護問題進行了咨詢,并根據區文化局的保護意見制定了項目方案,經區文化局同意后才開始施工。雖然緯三路59號老建筑不屬于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但開發商自愿對其進行保護,投資300多萬并采用專利技術進行加固。
“市中區有60%以上的建筑文物都集中在老商埠區,所以格外受外界關注。”市中區文化局劉科長說,自2003年,市中區就開始進行拉網式調查,最大限度保護轄區內建筑物,陸續公布了三批共47處區級文物保護名單,其中張采丞宅就被列入名單之中。這就意味著,任何單位要破壞其完整性,都將承擔法律責任。
為了更好的保護文物、方便社會監督,濟南市市中區文化局公布監督電話:0531-81912059,0531-8191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