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11月13日訊(記者 劉雅菲) 13日,記者從濟南市政協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專題議政會上獲悉,濟萊間高速限速擬提至120公里,濟南至聊城的城際鐵路也將盡快開工。
濟南市副市長蘇樹偉在議政會上表示,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關鍵要找準突破口,實行交通突破,產業跟進。“發展城市間的交通,首先要加快建設濟南和6城市間的城際軌道交通和高等級公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編制規劃,上報重點項目,具備條件的要盡快開工。”
蘇樹偉說,“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中的“一圈”分緊密圈層和輻射圈層,萊蕪在緊密圈層內,將推動濟萊協作區率先突破。
據了解,濟萊協作區建設是對省會城市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先試,將為經濟圈建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蘇樹偉說,經過濟南和萊蕪兩市的努力,目前省里已經明確,解除高速時速80公里的限速,將限制時速提高到110公里到120公里。
除了高速提速,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完善和一級公路的建設也將會把省會經濟圈里的城市結合得更加緊密。蘇樹偉介紹,濟南及周邊城市將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設施方面,城市之間軌道交通的建設規劃要提上重要議事日程,今年要啟動濟南西客站到長清的城軌建設,濟南到聊城的城際軌道交通項目也將盡快開工。
濟青南線一測速點 被指表里不一
據媒體此前報道,實際限速為100公里/小時,但測速器限速數值卻是90公里/小時。濟青高速南線(G22)萊蕪路段474公里100米處的這處測速點,引來不少過往司機的質疑。
“按照90公里/小時限速,只會產生更多的罰款。安裝測速器,是為了保障安全,還是為了斂更多的錢?”一名經常從濟青南線跑車的司機稱,“這種表里不一的測速點,太讓人抓狂了。”
負責該路段的交警部門工作人員解釋,雷達測速也是有誤差的。“一般來講,測速儀自動分辨車型的準確率,白天應保持在90%以上,夜晚保持在80%以上。很可能一些小車被測速儀誤判為貨車,所以將限速值鎖定在90公里/小時。”
(宗禾)
濟萊間尚未實現 一級公路相連
13日,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李振江在議政會上表示,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應首要規劃濟南與周邊6市的多渠道交通網絡體系。
“濟南與省會經濟圈中的泰安、聊城、德州、淄博、萊蕪均有高速公路連接。目前,待建的濟南至東營高速公路也將實現濟南與濱州直接相連。”李振江說,雖然高速公路網已基本形成,但中心城區通過高速公路出入境尚存在部分出入口缺失:西城區缺少濟廣高速長清出入口;主城區的西北角缺少沿京臺高速去北京方向出入口;東城區的北部缺少去往青島方向的出入口。
一級公路方面,濟南與周邊6市,除濟南至濱州有G220、濟南至淄博有G309兩條一級公路直接相連外,濟南至其他4個城市尚不能實現一級公路相連。此外,經G220(東營至鄭州)、G104(北京至福州)兩條國道行駛的貨車通道目前在濟南實際已被截斷。
本報記者 劉雅菲 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