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秋過后,山東最長壽的煙臺男壽星、117歲的楊明運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反復生病,瘦了一圈。昨日(12日),毓璜頂街道辦事處、海防營社區(qū)居委會、通伸街道衛(wèi)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和醫(yī)護人員,前去看望這位山東最長壽的男壽星,并給老人做了體檢。老人現(xiàn)在血壓正常,但心律不齊。
相關(guān)閱讀:
老人始終記得自己在光緒年間出生
今年虛歲117歲的楊明運在錦繡新城住了好幾個年頭了。秋日的陽光和煦而溫暖,楊明運老人坐在椅子上閉目養(yǎng)神。床頭墻壁上掛著老人的一幅大畫像,畫面中老人精神抖擻,胡子雪白。與畫像相比,楊明運老人瘦了一圈,雪白的胡子已經(jīng)發(fā)灰,少了光澤。侄媳婦呂玉珍非常愛干凈,把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還特意在老人房間里放了一大盆綠意盎然的盆栽,給屋子增加了不少生氣和活力。
“老大爺,我又來看你了,還記得我嗎?”毓璜頂街道工作人員彭守業(yè)拉著老人的手說,但老人家絲毫沒有反應。老人的侄子楊玉興解釋說,老人現(xiàn)在耳朵背了,一般人說話他聽不見。楊玉興把嘴湊近老人耳旁,大聲地說:“這是每年都過來看你的彭主任。”盡管耳朵不好使,但老人心里并沒糊涂,他很快記起了眼前這位年輕人。“您今年多大歲數(shù)了?”彭守業(yè)逗老人說話,117歲的楊明運老人費勁地張嘴大聲說:“我不知道,我是光緒年間生的。”老人一直記著自己是光緒年間出生的。
瘦得心電圖儀器小球都吸附不上
來自通伸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的醫(yī)護人員給老人量了血壓,卷起老人的袖子,老人的手臂骨瘦嶙峋,皮包骨頭,左手上的白色紗布格外顯眼,老人的侄媳婦呂玉珍告訴大家:“這是前幾天不小心碰的,老人的皮膚非常薄,一不小心就會碰傷。”醫(yī)護人員動作輕柔地給老人量了血壓,“高壓120,低壓60,血壓挺正常的。”醫(yī)護人員宋琛虹告訴大家。
量完血壓,醫(yī)護人員要給老人做心電圖,楊玉興連忙到窗外去取老人的褥子和被子。楊玉興告訴記者,現(xiàn)在天好,每天都要給老人曬曬被子。楊玉興今年82歲,呂玉珍今年84歲,兩人一個抱頭,一個抱腳,把楊明運抱到床上,老人卻有點兒不“配合”,一直不愿躺下,呂玉珍在他耳邊念叨了好幾遍,“您躺下,給您做心電圖,檢查身體的。”老人這才明白過來,嘴里一直重復著:“我沒病啊,我沒病。”
給老人做心電圖并不容易,由于老人太瘦,心電圖器材上的儀器小球無法吸附,總是不斷脫落,影響檢查效果。醫(yī)護人員反復操作了四五次,最后給老人皮膚上涂了一點熱水才能檢查。檢查結(jié)果并不理想,“老人心律不齊,心率太慢,只有72次。”宋琛虹告訴大家。
一輩子沒怎么吃藥,這一年什么藥都吃了
檢查結(jié)果在楊玉興老兩口的預料中。呂玉珍告訴記者,老人這一年身體不大好,大病小病不斷,還住過幾次院,哪怕是個小感冒也能讓老人身體出現(xiàn)大問題。
“楊明運老人身體一直非常好。”海防營社區(qū)侯羽萌回憶起2000年初來看望老人時的場景,仍然印象深刻,“那時老人已經(jīng)100多歲了,還推著自行車,給我們講評書表演。”楊明運一輩子沒讀過書,卻非常喜歡講評書,講起《三國演義》《水滸傳》來非常有趣。說起楊明運老人講評書的情景,楊玉興十分感慨:自從去年中秋節(jié)后,老人家的身體狀況一直沒有恢復過來。這一年間,老人瘦了一圈。“一輩子沒怎么吃過藥,這一年什么藥都吃過了。”
自從去年生病后,老人的飲食發(fā)生了許多變化,“這兩天有點拉肚子,我們不敢給他吃水果。”楊玉興告訴記者。為了老人的身體著想,楊玉興特意給老人買了榨汁機,“他現(xiàn)在只能吃稀的,特別喜歡吃甜食。”楊玉興說,好吃的飯才下咽,不合胃口的便吐出來,而且時常把藥吐出來,令楊玉興非常擔心。來源:水母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