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重陽節,將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新修訂后的第一個老年節,養老再一次成為全社會熱門話題。作為與老人接觸最為密切的養老院,這里的護工們平時照顧老人都要做些什么呢?10月9日 ,記者來到養老院,為失能老人當起了護工,僅半天就累得筋疲力竭 ,吃力地抱老人下床小便2次手就開始打哆嗦……也正是因為工作強度大,需要的素質高,養老院的護工隊伍更渴求人才。
喂藥需夾進蛋糕里
9日上午一大早,記者就來到了澤雨南京路老年公寓。為了更好地熟悉這里的工作流程,該老年公寓相關負責人王先生給記者找了個“老師”,今年43歲的魏秋華已經有5年的老年人護理經驗,她目前在此服務的兩位失能老人分別是 83歲的展老太和 95歲的王老太。她們基本都下不了床,上廁所、吃飯都需要人照顧。
記者了解到,展老太3年前曾不慎摔傷,頭上磕了兩個窟窿,從此精神就異常了,眼睛也看不見了,脾氣變得特別大,醒著的時候總是無意識地罵人、打人,曾經在一家養老院住了2年多,又摔傷了大腿,經常不分白天黑夜自行睡覺、鬧騰,“現在這個時間點需要吃降壓藥了,所以一定要讓她吃下去。”魏秋華說
面對展老太緊閉的嘴巴和怎么也叫不醒的熟睡狀,魏秋華教了記者一個小竅門:老人喜歡吃甜,所以通常都是把這些藥碾碎了,用水給她潤開嘴巴,趁著她張嘴的瞬間,把夾著藥粉的蛋糕放進她嘴巴里嚼食下去。記者試了一下,果真有效,老人雖然閉著眼,還是吧嗒著嘴吃了進去。
搬老人要用巧勁
喂完老人吃藥,魏秋華又領著記者來到王老太的房間幫她上廁所。魏秋華將老人“公主抱”起來,挪到床邊的時候幫她脫掉褲子,然后有些吃力地抱老人到坐便器上。“我才100斤不到,老人 1.6米多,90來斤,確實是挺沉的。”
在幫老人解完手并清潔完后,記者在魏秋華的指示下兩手伸到老人腋下,先將其抱到床邊,然后右胳膊抱住老人的背部,左胳膊抱著老人的腿彎,運了一口氣后,才艱難地將老人半拖半抱地弄到了床上。“抱的時候要用巧勁,否則抱不動的。”見狀,魏秋華立刻上前一邊幫著抱一邊指導說,首先右胳膊要用力,借助床沿的角度讓老人的臀部先著陸,然后再以臀部為中心“轉”到床上,做一些讓老人更為舒適的調整,最后再幫老人穿上褲子。
再次試了一下,果真比剛才要省力得多。但是不一會兒,老人又要上廁所了,這次記者雖然用對了方法,但是上下搬完2次老人后,手還是一直打哆嗦。魏秋華說,自己曾經一晚上,單是搬老人上廁所就整整抱了20次。
半天就換了2次尿片
給王老太收拾完畢后,魏秋華又領著記者馬不停蹄地來到展老太房間。老人依然睡得正香,但是一掀被子,發現她尿在了床上。被套、尿片以及墊著的小墊子都已經濕了。見狀記者慌忙去拿衛生紙,魏秋華則從柜子里拿出備用小墊子和尿片,幫老人用紙和溫濕布擦拭后,熟練地幫老人側身,將已經弄臟的墊子抽出來,然后各自卷了一半,緊貼老人臀部鋪平,再幫老人翻身,這樣一來,卷著的一半就可以鋪得很平整了,尿片就換好了,整個過程不到3分鐘。“必須快點換,怕她著涼了。”
換好尿布后魏秋華又換了被套,然后把臟的拿到了盥洗室清洗。她一邊干活一邊告訴記者,無自主意識的老人尿床是常事,有時候人本人睡著了也不知道,作為護工就必須及時發現并幫她更換,以防生褥瘡及異味。
從盥洗室出來的魏秋華剛歇了一口氣,發現老人又尿了。記者在魏秋華的幫助下幫老人換了尿片。原來,幫老人翻身也是有技巧的 ,先把一條腿翻過去,身子再翻就容易多了。
得到認可覺得有價值
魏秋華說,自己曾經在另外一家養老院干過5年,雖然照顧失能老人還是剛接觸不久,卻已經訓練有素。“沒干時我也打憷,正常人想到要每天為失能老人挖屎挖尿都會有些不舒服。”她說,曾經就有一位同事,照顧失能老人才3天,就因為受不了不得不辭職。
魏秋華還說,現在年紀很大的老人住養老院,兒女有的都不在人世了,只有孫輩能來看,但是往往是只管送,不管養,看老人在床上受罪,他們護工也很心疼。
“其實老人非常單純跟老小孩一樣,他們認可了,我們的工作就有價值。”這話記者也深有體會。在幫助王老太上廁所后老人抓住記者的手說:“你真好,謝謝你。”當時心里確實比蜜甜。
沒能陪老人最后的時光
“對護工來說,有的老人照顧的時間久了,感情也特別深,但是養老院的護工工作和醫院的不同,不會因為你照顧好了他就完全好了,只會隨著時間,老人也慢慢離去。”魏秋華說。
她至今能記得一位90多歲的老爺爺,人特別好,整天笑呵呵的,看到她去了就眉開眼笑,拿出自己珍藏的糖果、零食往她手中塞。“最近老人出去溜達的時候不慎摔倒,這一摔就再也沒有醒過來。”魏秋華說到這里眼圈都紅了,她說,當時自己已經轉到了這個養老院來工作 ,所以對于老人最后離去的時光沒有盡可能陪伴而覺得很遺憾。
護工隊伍更渴求人才
“在這里上廁所有人抱,吃飯有人喂,飯菜的味道也好。之前都是我媽自己從床上爬下來,腿沒勁兒要爬很長時間。”王女士的二女兒說。展老太的女兒認為,照顧這樣的老人特別費心,之前的養老院 ,自己都要每周抽一天的空幫幫護工,老人自從住到了這里他們姊妹幾個的心就放下了。“希望青島能有更多可以很好照顧失能老人的養老院,畢竟好的服務才是大家養老最關心的。”
記者了解到,島城目前有133家老年公寓,包括護理員在內的從業人員約2800人,床位2萬余張,平均每千名老人擁有22張床位。而根據年度計劃,到“十二五”末,島城每千名老人將擁有床位數達32張,養老護理員將有更大的需求。
“年齡越大的護理員,手腳、頭腦靈活度相對來說會差一些。”澤雨南京路老年公寓的相關負責人說,護理工作十分辛苦,除了身體上的勞累,心理上還經常承擔一些壓力。相比工作強度而言,護理員的待遇較低,島城中檔老年公寓的護理員月工資2000元左右,但還要承擔老人的健康風險,要求的素質也較高。“護理員太少了,我們希望能招到更多年輕化的護理員,30歲左右屬于最理想的護理員年齡。”而據記者了解,在前段時間的養老護理員考核比賽中,島城有108人報名參加,而青島市養老服務協會會長張志勤認為這一數字已經很可觀。
文/本報記者 郭玉華 見習記者 朱薪雨 圖/本報記者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