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來自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山東大學、省社科院、省宏觀院的專家學者齊聚濟南,為我省最近出臺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兩大省級戰略規劃出謀獻策。國家發改委相關官員透露,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環渤海區域規劃,山東的“一圈一帶”規劃為此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山東三大規劃為環渤海發展打下基礎
9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司巡視員陳宣慶在座談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環渤海地區發展規劃,山東目前正在實施的“兩區一圈一帶”為環渤海發展規劃打下了基礎,山東的區域規劃肯定是要融入大的環渤海規劃之內。
陳宣慶說,山東的“藍黃”規劃和“一圈一帶”規劃的實施和探索、省內各區各帶的發展思路、發展重點、政策取向會更加清晰完善,對于統籌研究環渤海地區發展規劃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關于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陳宣慶說,各城市地域緊密相連,相距幾十公里,最遠150公里,用現代交通工具半小時就可通達。城市群的發展必須把一體化作為靈魂,各唱各的戲,各算各的賬,沒有辦法發展。對濟南來說,該放出去的項目要放給周邊城市,該疏解的功能要疏解,該轉移的產業要很好地轉移。
靠藍區帶動全省發展顯然靠不上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冰則從山東的經濟區位入手,分析了山東的發展處境。他說,國家有三大增長極: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山東正好處在其中兩大增長極中間。總的來說,山東處在一個斷裂帶上。
為什么叫斷裂帶?劉冰說,長三角是個增長極,南部好、北部不行;環渤海增長極,北部好,南部不行。而京滬這個軸上,北京、上海好,中間不行。由于在斷裂帶上,山東經濟長期孤立發展,以前走的路基本上是往東走,從日韓產業轉移中要發展。這樣的結果就是,山東東部好,中西部差,經濟是不協調的。“一圈一帶”恰好可以使山東整體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
劉冰認為,靠東部藍區輻射帶動全省發展,顯然靠不上。必須走一條復合式的發展之路,就是傾全省之力打造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具體來講,得給錢,即資金投入,給權,即下放一定的權力,當然也應給一定的政策,改革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