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運往福建浙江,進行加工銷售
記者了解到,9月8日和11日,三條鯊魚被拉上岸后,均在兩個小時內被中間商收走。
9月14日上午,東潘漁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嵐山區有兩家收購鯊魚的加工點,捕撈到鯊魚以后,船長一般會在漁船靠岸前通知當地收購商前來收購。
因為渠道暢通,鯊魚經過簡單加工后會被運往外地。經過多方調查,記者了解到,第一條重達12噸的鯨鯊在9月8日7點多被收購后,在嵐山本地冷藏廠簡單冷藏,運往浙江溫州一帶。而9月11日捕撈上岸的兩條鯊魚,其中一條在本地加工廠內被肢解,另一條被運往浙江臺州。
9月11日,本報記者趕赴肢解鯨鯊的加工點,正好看到工人正在作業,鯨鯊的內臟、魚皮和魚骨被分別剔出。9月14日,記者再次來到這家加工點,廠區內散落著一堆普通魚類加工器具,加工點老板貼出的聯系方式也被撤下。
據當地居民反映,該加工點從事鯊魚加工業務已經超過10年。
漁民劉先生前年親眼目睹一條鯨鯊被捕,他介紹說,嵐山本地沒有捕撈鯊魚的傳統,被捕撈上來的鯊魚多半被運往南方的福建和浙江,在那里有更加精細的產業鏈條,嵐山只能算是鯊魚銷售鏈條的開端而已。
當地一位從事多年漁業加工的知情人士透露,收購商一般會將體型較大的鯊魚運往浙江溫州等地,進行進一步加工。體型較小的鯊魚多半會在本地即被肢解,皮、內臟、魚翅和肉會分別被不同的收購商收走。
魚翅每斤至少2000元,魚肉最便宜
“鯊魚全身是寶。鯊魚肉經過腌漬加工運往南方餐飲機構,魚骨可以藥用,魚皮可以加工成高檔皮具,魚肝則可以加工成魚肝油。”這位知情人士說。
漁民蘇先生曾在2006年前后捕獲一條10000斤左右的鯨鯊,當時鯨鯊每斤才6元。而目前嵐山當地的價格漲到每斤10元。
而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鯊魚種類繁多,根據其鯊魚翅價值不同,價格差別很大,最便宜的鯊魚每斤僅有兩三元。
鯨鯊是收購價格最高的鯊魚。收購商以每斤10元的價格購進鯨鯊后,經過肢解,魚翅、內臟、魚皮、魚骨和魚肉等部分分別出售賺取差價。
魚肉是鯊魚身上價格最低的部分,魚翅是價格最高的部分,根據魚翅品質不同,價格不會低于每斤2000元出售。
整體算下來,每條鯨鯊的純收益在50%以上,鯨鯊越大收益越大。遇到個頭較大的鯨鯊,光部分魚翅就能夠賺回成本。據悉,一條長度超過1米的“天王翅”就能夠賣到20萬以上的高價,而這種魚翅只有鯨鯊身上才會有。
記者走訪調查了4天后發現,沿海的三個碼頭每年都會有誤捕鯊魚的情況出現,其中鯊魚的種類各異。而從事鯊魚收購的產業早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