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市民吳女士騎自行車過馬路時被汽車撞倒,但最后交警部門給出的鑒定是,吳女士也要承擔部分責任。這讓吳女士感覺有些疑惑:我騎自行車過馬路,而且還是在斑馬線上,也沒有紅綠燈,不存在闖紅燈的問題,為什么我要承擔責任?交警解釋說,吳女士在通過斑馬線時沒有下車推行,所以也要承擔部分責任。濟南交警提醒,駕駛非機動車包括自行車、電動車等橫過斑馬線時,應該下車推行。 文/記者朱彩玲圖/記者劉暢
【現場】 路口斑馬線上鮮有推車步行者
早上8點半,歷山路和平路路口,因為正處于早高峰時期,過往路口的行人、自行車、電動車熙熙攘攘。每一次人行道綠燈亮起,都有大量的行人和非機動車穿行路口,但記者注意到,很多的自行車直接在斑馬線上騎行,穿梭在行人中。8點45分左右,該路口東西方向的人行道綠燈亮起,行人、自行車、電動車一股腦向馬路對面涌去,記者發現,有五輛自行車和一輛電動車駕駛人騎行在斑馬線上過馬路,當然在非機動車道上,也有行人通行。因為行人和非機動車混行,電動車的速度又相對比較快,電動車差點蹭上一位行人。
傅先生是一位交通協管員,他所值守的路口就設置了斑馬線也設置了非機動車道,“混行的情況太多了,好像沒有人關注這個,一般情況下,騎著自行車、電動車走斑馬線的比較多。因為自行車、電動車往往比較快,也經常會發生與行人碰撞的情況引發糾紛。有一次,一輛電動車在過馬路時碰到了一位行人,結果雙方還吵起來。最后越吵越厲害,甚至大打出手。”“斑馬線是為引導行人安全地過馬路而設置的,斑馬線是為了保障行人的路權,在行人的路權上,非機動車行駛肯定是不行的。”濟南交警的一位民警認為。
【騎車者】九成市民不知推車過斑馬線“過馬路不闖信號不就行了嗎?”
昨天上午,在歷山路和平路路口,一位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騎著自行車戴著耳麥在斑馬線上通行。記者上前詢問他是否知道騎自行車過馬路該怎么做時,該年輕人一臉茫然:“我是綠燈亮起時才過馬路的,我沒闖紅燈啊,有什么錯?”記者調查發現,近9成市民不知推車過斑馬線。“你知道非機動車橫穿斑馬線不下車推行屬交通違法行為嗎?”昨天記者對30名市民進行了調查,發現只有兩名市民表示知道要“推車過斑馬線”,28位市民表示從來沒聽說過。而在問這些市民是否會騎著自行車在斑馬線上行駛時,僅有兩三個市民表示,如果有非機動車道,便不會在斑馬線上行駛,沒有市民否認“可能在斑馬線上騎過自行車或電動車”。
記者了解到,其實過斑馬線要推車步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的明文規定: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在路段上橫過機動車道,應當下車推行,有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通過;沒有人行橫道,沒有行人過街設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過街設施的,在確認安全后直行通過。“非機動車橫穿斑馬線不下車推行屬交通違法行為,而過斑馬線時下車推行,既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同時也體現一個市民良好的交通習慣和守法意識。”濟南交警的一位民警告訴記者。
騎車走斑馬線會處罰嗎? 暫沒有處罰,但遇到事故要擔責
“今天才知道騎自行車過斑馬線應該下車推行,但現在這樣做的到處都是,并沒看到有誰來管啊?如果騎車走斑馬線會處罰嗎?”一位接受調查的市民發出這樣的疑問。“目前騎車走斑馬線跟行人闖紅燈一樣,在濟南還沒有相應的處罰,但沒有相應的處罰并不代表就不算違法。”一位一線交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如果有人騎自行車在斑馬線上通行,正巧與一輛機動車相撞,在騎車人與機動車駕駛人均沒有闖紅燈等前提下,如果是推行,那么責任肯定完全是在機動車方,如果是騎車穿行沒有下車推行,那么騎車人也應該承擔部分相應的責任。
只有斑馬線沒有非機動車道的路口 自行車該怎么通行?
“不走斑馬線該怎么走呢?”濟南市民孫先生提出了疑問:“我們家門前的路口只有斑馬線啊,沒有非機動車道,我騎車不走斑馬線該怎么走?”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濟南,很多路口既設有斑馬線又設有非機動車道,在這種設置下,行人、非機動車應該各行其道;但也有部分路口僅設置了斑馬線,并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這樣的路口自行車該如何通行?
根據自行車的通行規定,記者了解到:道路劃分有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要各行其道。沒有自行車道的,應當靠行車道的右側(距右邊1.5米內)行駛。在未設置非機動車信號燈和人行橫道信號燈的路口,自行車和行人應當按照機動車信號燈的標示通行。有人行橫道或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行人過街設施下車推行通過。
相關鏈接
廣州設自行車斑馬線
率先試行“人車分離”過路口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去年年底曾表示,今年起廣州所有綠道及與綠道連接的道路將設“自行車斑馬線”,以后過馬路,行人和自行車將分開過。
在斑馬線旁邊增加單車專用的斑馬線讓單車直接騎行過馬路,@拜客廣州非常支持這個舉措!他認為這樣“可以減少單車與行人發生碰撞的意外。”@FalconP an表示同意,而且可以讓騎車人士通行速度加快更高效。
此舉目的是實現人與自行車分流,不過目前廣州的綠道大多與人行道混合,大部分網友認為“專用斑馬線”多是空談。@菁之境“不說這過馬路的專用道,就是人行道邊上的‘自行車道’經常都變成了‘人行道’!”
目前這種新型斑馬線已經在廣州金沙洲、蘿崗科學城以及白云新城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