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室外近40℃的高溫,追逃民警們也要四處奔波、守候,緊追不舍。8月8日、9日兩天,記者跟隨四方公安分局追逃民警辛克偉、陳增杰兩人體驗追捕逃犯 。在這兩天內,兩人就抓獲三名逃犯。
8日早上凌晨三點才睡,上午九點執行任務
8日上午8時30分許,記者來到雙山派出所,此時,頭一天晚上剛執行過抓捕任務的陳增杰剛剛睡醒,從辦公室的床上爬起來后,正準備去打水洗臉。
“凌晨三點才睡,跟著他們去抓了兩個偷摩托車的 。”陳增杰說。洗完臉后,他從櫥柜上方的箱子里摸出一盒方便面,用開水泡開算是早飯了。9時許,陳增杰的師傅辛克偉來到派出所,兩人就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將幾名逃犯的信息打印出來后,兩人上了車。“先去嶗山,看看這個經濟詐騙的女的在不在。”辛克偉對記者說。記者上車后發現,車內東西非常多,衣服、手銬、充電器、止癢噴霧等各種“必需品”應有盡有。“這個車就是我們倆的一個家,我后備廂里還有方便面和水呢。”陳增杰說。
車的前擋風玻璃處還張貼著幾張紙貼,上面記著一些車牌號和姓名。“這些都是逃犯的信息,說不定哪天在路上就碰著了,所以貼在車上好辨認。”陳增杰說。
8日上午調查女逃犯,在青10套房自己租房住
在路上,辛克偉向記者講述了他們前去調查的逃犯信息。女逃犯許某涉及濰坊的一起經濟詐騙案件,被濰坊檢察機關列為網上逃犯。“她的丈夫已經被抓了,但她還一直逍遙法外。”辛克偉說,許某在青島有十多處房產,且其名下至少有三輛車,一輛雪佛蘭,還有兩輛奧迪,“但她不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而是在外面租房子住,而且出行經常換不同的車開,我們前期好不容易才確定她的住址。”
當天的太陽比較毒,路也比較堵,但好在兩人車內的空調還好使,路上沒有太遭罪。到了目的地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為了不引起警覺,兩人將車停放在了小區外,在小區內轉悠著查看是否有許某的車。兩圈下來,已是汗流浹背。但可惜并沒有發現許某的車。
為了確定許某是否住在這里,民警通過走訪最終確定其中一戶的女租住人正是姓許。兩人決定先在小區內進行蹲守。
8日下午抓獲潛逃19年的兩兄弟都已在青成家立業
記者和辛克偉、陳增杰兩人在車里守候著,期間一直注意觀察著居民樓附近的動靜,一連等了近兩個小時都未見異常。
8日下午1時許,剛吃過午飯的兩人突然接到命令,需要立即出發前往城陽抓捕另兩名逃犯,兩人只得暫時放棄盯守許某。
記者在路上了解到,兩人去城陽抓捕的是兩名故意傷害逃犯兄弟高某某和高某。這對兄弟是黑龍江人,高某1976年出生,高某某1973年出生。早在1994年時,他倆因債務糾紛,將鄰居打成重傷進了醫院。事發后,兄弟倆逃離家鄉來青島。19年來,受害人一直在尋找高家人,當地警方在多次查找無果后,8月初將兩人列為網上逃犯。
辛克偉和陳增杰回到雙山派出所后了解到,高家兩兄弟都在青島,都是出租車司機。于是民警先給高某某打了電話,先以查車的名義讓其到派出所接受調查,高某某很快到達派出所。為了不讓其走露風聲,民警并未向其透露實情,將其控制住以后,獲取了其弟弟高某在城陽的小區,但其并未透露具體的門牌號。
緊接著,當天下午2時40分許,辛克偉、陳增杰兩人開私家車趕赴城陽。兩人冒著高溫一度打聽,最終于當天下午3時40分許,找到了高某某所住的小區。該小區原本是個村莊,住戶彼此之間都很熟悉,兩人步行在小區內走訪十余戶人家,最終查到了高某的住戶。
下午4時20分許,兩人敲開高某家的門,剛剛睡醒的高某得知來者是警察后,未作反抗就跟著民警上了車。至此,潛逃了19年的這對逃犯兄弟落了網。
“過去這么長時間了,我還以為沒事了呢。”在派出所,高某說,當年他和其哥哥打傷鄰居后,來到青島開出租車,一個上夜班,一個上白班,目前已經在青島成家立業。
8日晚女逃犯12歲的孩子在家,兩人放棄抓捕
8日晚9時許,在審訊完高某兩兄弟并吃過晚飯后,記者跟隨辛克偉和陳增杰再次來到青大一路女逃犯許某所在的小區。果不其然,兩人在小區內看到,許某家的燈亮著,她的灰色雪佛蘭轎車也停放在小區內。種種跡象表明,許某已經回到家。
人在家,只要開門即可進行抓捕,但令記者驚訝的是,辛克偉和陳增杰在周圍觀察情況后,最終卻決定放棄抓捕。“她和她12歲的孩子在一起住,而且家里只有她們倆人,我們要是把她帶走,就沒人照顧孩子了,她肯定不會配合,對孩子影響也不好。”辛克偉說,“明天在她出門之前再來。”
離開許某家后,記者原以為兩人會回家休息,陪陪老婆孩子,但沒想到的是兩人又要驅車去黃島。“這是另一個逃犯,我們想去看看他晚上幾點回家。”辛克偉說。
當晚11時許,記者跟隨兩人趕到黃島,將車停在黃某家樓下后開始蹲守。可惜的是,一直等到9日凌晨1時30分,也未見程某的蹤影。一行人只得“打道回府”。
9日早上樓道蹲守兩個半小時,把逃犯“請”出門
9日早上5時許,記者按照約定來到許某所在的小區,此時,辛克偉已在那等候。清晨的小區非常安靜 ,記者和辛克偉來到許某家門外,許某住在三樓,記者和辛克偉就蹲守在三四樓之間的樓梯上,一直盯著許某家門口的動靜 。
戶外雖然很涼爽,但樓道內卻異常悶熱。“這個樓是高層,還算是好的 ,如果是多層的話,會更悶更熱。”辛克偉說。在蹲守過程中,由于無聊又不能大聲說話,記者和辛克偉只能玩手機。
早上7時30分許,辛克偉趴在門外,聽見許某家中有動靜 ,但一直不出門。見許某已經起床 ,辛克偉決定敲門。但許某聽到敲門聲,很是警覺,即使辛克偉通過貓眼向其出示證件,她也不開門。“你要是不開 ,我就找開鎖公司的了。”辛克偉說。許某聽后,這才把門打開:“我先跟我孩子說聲,再找個人看著她。”在其料理妥當后,辛克偉讓許某上了車。 文/圖
■背后
“一年100個”的目標馬上實現
“徒弟”陳增杰今年只有27歲,2008年警校畢業后就跟著辛克偉,兩人搭檔已5年有余。“師傅 ”辛克偉今年39歲,早在2005年山東省選拔第一批赴海地執行維和任務的警察時,辛克偉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他是四方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追逃民警。
“刑事警察能以一對幾個普通人,維和警察能以一對幾個普通警察。”陳增杰自豪地說,師傅“身手”高超,極少給逃犯動刀、動槍的機會,使兩人很少受傷。但兩人也不是沒有危險的時候,他們在抓獲一名涉嫌故意傷害的1990年出生的男子時,對方就掏出一把匕首拒捕,好在被兩人及時控制住,又從其身上搜出兩把匕首。
“這些逃犯如果我們不抓的話,他們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極有可能會再次作案,危害其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陳增杰說。
記者了解到,2012年時,辛克偉用半年的時間抓獲了40余名逃犯,而在今年春節時,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要在2013年抓獲100名逃犯。從元旦到8月9日,7個月的時間里,在他手里落網的逃犯已經多達97名。
對于這97名逃犯,辛克偉說,只有一次,他們一次性抓獲了16名傳銷逃犯,其余的都是一個個親手抓獲的。“外省的有50多個,其余的都是省內的。”辛克偉說,“搶劫、強奸、詐騙、故意傷害、盜竊……犯什么罪的都有。”
記者注意到,雖然天氣很熱,但兩人都是穿著長褲、運動鞋。“如果穿短褲,晚上蹲守的時候太容易被蚊咬,運動鞋是因為跑起來方便。”陳增杰說,他們兩個人都沒有太過于鮮艷的衣服,“如果穿得大紅大紫,或者穿籃球服的話,太容易引起別人注意。”絕大多數民警守候時,為了不犯困都會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但這對師徒不同,他們兩人極少喝酒且從不抽煙。
“需要保持時刻的注意力,一刻也不能放松,也許你前面20個小時都高度急中,但如果有5分鐘走了神、打個盹,就有可能與逃犯擦肩而過,前面的付出也就白費了。”陳增杰說,因此,他們這對搭檔在蹲守時從來沒有同時睡覺過,大多是輪流休息。記者 黃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