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1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 8月1日1起,山東“營改增”試點啟動。早晨起來出門打車,有心的乘客可能發現了一個變化,濟南的出租車發票變了臉,由原來的地稅發票變成了國稅發票。
從今年8月1號開始,在上海試點了一年多的“營改增”推廣到了全國,山東省的交通運輸和現代服務行業,率先實行了“營改增”。
“營改增可以提高稅收抵扣率,降低了稅率,減少了稅負。”山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潘明星說。
原來,所謂的營改增,就是將以往服務行業增收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山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的潘明星教授介紹說,以往的營業稅是按營業額全額計稅,這種方式存在重復征稅的弊端,不僅增加了納稅人負擔,還不利于行業之間協作發展。
“這次營改增就是為了把營業稅全額增稅變為差額征稅,解決重復征稅。從整體上來講,把全額購進的營業稅變為差額計稅的增值稅,普通企業的稅負是減輕了。“山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潘明星說。
據了解,目前山東省的營改增試點,主要涉及交通運輸,和包含了信息服務、文化創意與物流輔助在內的現代服務業。今后,試點和改革的行業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大。
“下一步還將在交通運輸、建筑安裝、通信服務、保險等行業擴展,需要一個過程。”山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潘明星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