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買賣多為地下交易,據本刊記者調查了解,其在濟南遠未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鏈條。雖然衛生部曾經發文稱,人體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資源,不能作為商品進行生產經營。但在我國,目前并沒有實質性的法規和明確的監管部門對人乳交易進行管理和控制。
淘寶網上的人奶:
一位濟南媽媽的灰色產業鏈
在百度輸入"出售母乳",相關搜索頁面為1790000個。在奶媽吧、母嬰論壇、趕集網、58同城等許多網站,隨處可見網友發布的信息,包括求奶媽、有償喂奶、人奶出售等。
一位網友6月28日發帖說:"7月底寶寶出生,8月兼職做奶媽,有需求者加我。"隨后她在跟帖中留下了QQ號碼。記者跟其交流得知,有人通過QQ找她咨詢,但多半為成人。這位網友雖然覺得成人吃奶很怪異,但"到時也可能因為高價會嘗試做一次看"。
根據網上發帖情況,提供人奶的主要是奶水比較多的,還有希望通過出售人奶改善家庭條件的。對人奶的需求者中有成人,但更多的還是媽媽奶水不足的家庭。記者與一些購買者聯系,發現大多數人是因為家里有小孩,但奶水不足,又對目前的嬰兒牛奶安全缺乏信心,但也有一些成人是為了獵奇或補養。
其中,趕集網上一條來自歷下區王舍人鎮的出售母乳信息引起了記者的關注。記者以求購者身份致電這位賣家陳可(化名),陳可稱他妻子只是由于乳汁過剩,孩子喝不完,倒掉又嫌可惜,才想到在網上轉讓。對于母乳的儲藏問題,陳可稱暫時是用奶袋盛放,放置在冰箱冷藏。
7月15日,第二天上午,記者來到陳可短信提供的地方。簡單寒暄后,陳可妻子開始介紹,說她的奶品質好,有一位買家,買了她的奶,他們家6個月大的寶寶一周之內長了4兩,她經常給買家介紹這個數字,用以說明她出售的奶品質和營養都很高。
陳可打開一個大約一米高的冰柜,里面裝滿了形狀類似輸液袋的袋裝奶。袋子呈透明色,每個袋子上都印有200毫升刻度表。陳可說,這些袋裝奶每袋20元,來取奶的買家基本都是挑標注日期離現在最近的奶,可能認為這樣更能保證營養和品質。
由于來這里的買家都是小范圍傳播認識的,很多人出于信任才來,因此幾乎沒有人問過這個是否是人奶的問題。當被問到如何讓買家對奶的安全和衛生狀況放心時,陳可妻子表示,很少有人會問到這些問題,而有人問起,她也會出示自己在一家正規婦幼醫院完成的體檢報告,說這樣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健康狀況,符合哺乳要求。
據其介紹,目前買賣人奶確實很紅火,"賣奶的不問誰買,買奶的也不會透露誰飲用。"
監管真空與母乳的神圣化
關于人奶能否進行交易,現在唯一有據可查的,是衛生部法監司對上海衛生局關于人體母乳不能作為商品經營的批復:人體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資源,不能作為商品進行生產經營。但在我國,目前并沒有實質性的法規和明確的監管部門對人乳交易進行管理和控制。在巨大的供需背景下,目前的人乳交易多為地下。
人乳的營養價值到底有多高?喝人乳會存在哪些健康安全隱患
山東省中醫某專家告訴記者,人奶含有兩種物質成分,這是牛奶等奶制品所缺乏的,一種為卵磷質(lecithin),屬于磷脂質,二是Taurine,屬于一種氨基酸。"使用儀器就可以查明被送檢的奶制品屬于哪一類。"但遺憾的是,目前并沒有這種定性定量的檢測設備。"應該說,這是個新課題。"
營養師顧中一認為,一些人迷信人乳可滋補身體完全是心理因素,事實上成年人喝奶主要是為了獲得鈣和蛋白質,這二者人乳都不如牛奶,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腸道內乳糖酶會減少,很多人喝奶會腹瀉,恰恰人乳的乳糖更多。
記者了解到,部分國家也存在母乳流通的母乳銀行,專門為早產兒或新生疾病幼兒提供母乳。母乳銀行中的母乳完全由陌生人提供,但需經過捐獻母親篩選、集中消毒、細菌測試等多個環節。在捐獻母親篩選中,他們對捐獻者的審查非常嚴格,遠不止沒有HIV、乙肝病毒這么簡單。
對完全符合條件的母親,如何擠奶,母乳銀行都做了十分細致的要求。母乳銀行要求,捐獻者擠奶前要洗手,并且要求洗15秒。擠奶過程中如被打斷,要及時將袋內的母乳封存,放進冰箱,整個過程要在30分鐘內完成。另外,捐獻者或捐獻者家里有人不舒服時,擠出的奶都不能用作捐獻。
奶媽亂象:從"灰色"到"黃色"僅一步之遙
職業奶媽也隨著母乳交易的繁盛而成為一個新的職業,而除去嬰幼兒,奶媽的哺乳對象已經擴展到了成年人。
在奶媽吧中,一位網友發帖說:高薪招聘,要求奶水足,長相好,本人提供別墅跑車。幾乎所有的發帖求奶者都要標上形象好、膚白等看起來與單純的母乳交易并不相關的字眼。
這種要求似乎已經超出了為嬰幼兒哺乳的要求,記者與其中一位發帖者聯系,該買家也承認,購買人奶并不是為了給孩子哺乳,而是給自己補養。
這種價格高昂的補養方式在富人圈中已經流行起來,一頭是城市的精明分子,一頭是淳樸的鄉村婦人,在利益的驅動下,在灰色地帶越走越遠,"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對著乳頭喝奶。"一位購買者說,只要開得起價格,奶媽很少有異議。
因此,在出售母乳的廣告上,也就不難出現這樣的曖昧字眼:奶多、長相漂亮、身材好,皮膚好。
其實對于成年人而言,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完全可以從日常飯菜中攝取,高價吃母乳的做法恐怕在"營養"的掩蓋下有著更重"情色"的驅動。一些中介在推介中從不注明"奶媽"字眼,而是以家政保姆掩蓋之。恐怕也掩藏著許多心照不宣的秘密吧。倘若一些乳母在喂吸母乳的過程中被雇主的金錢和"感情"逐漸"招安",或最后衍變為"后院起火"的鬧劇,那問題就更大了。
此外,成人購買母乳等于是間接剝奪了母乳孩子的口糧,實質上是富人對窮人的買賣,這種交易存在著不少灰色地帶和禁區,對公序良俗、道德倫理、文明法制等都是一種潛在的破壞,它像"打飛機"、"波推"一樣讓人擔憂和不恥,應該積極叫停和查處,當迅速依法強制"斷奶"。(江寒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