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
有人伸出過援助之手
不管當年的真相究竟如何,冀中星的經歷也早已注定悲情。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及其家屬維權期間,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例如在住院期間照顧他的同鄉冀金友、訴訟期間的兩位代理律師、自由撰稿人吳賢德以及鄄城縣政府。
記者了解到,2006年5月28日,被譽為“農民工維權記者”的吳賢德來到冀莊村,當時吳賢德正供職于某部委下屬的報社。
“記者走進躺在家里病床上的冀中星家的兩間低矮小屋,一股說不出的難聞的氣味兒撲鼻而來。整天負責伺候躺在病床上的兒子,冀中星的父親冀大榮眼含淚水,掀開蓋在冀中星身上的被單,下身已嚴重潰爛,傷口讓人慘不忍睹。”這是當年吳賢德采寫內容的一部分。可惜的是,稿件完成后出于某些原因并沒有見報。
吳賢德于是把撰寫好的稿件發到了山東省內的幾家網站以及自己的博客上,并注明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在他看來,雖然沒能見報,但自己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
談及冀中星的爆炸行為,吳賢德有自己的看法。他向記者表示:“在我看來,冀中星是個有良心的大男孩,這一點可以從他在機場讓周圍的人躲遠些看出來。他的動機應該并不是想要去炸機場或炸傷一些人,可能是打出最后一張底牌吸引關注。”
記者還了解到,冀中星到北京上訪過一次之后,就得到了鄄城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工作人員為其購置了木板床、被褥及輪椅,分別為冀中星和冀太榮辦理了低保,為冀中星安排了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
冀莊村村主任冀金章告訴記者,村里在得知冀太榮家的情況以后,努力配合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在爆炸事件發生后,還參與到慰問、安撫等善后工作中。
2010年4月6日,冀中星家屬收到了來自東莞厚街鎮公安分局的10萬元錢。但各方對此理解不同。
東莞的說法是人道主義救助金,冀中星家屬卻表示由于是文盲,當年并不知道收下10萬元“救助金”之后,他們簽字的紙條是所謂的“不再上訪保證書”。
對此,鄄城有關方面表示曾派富春鄉工作人員遠赴東莞了解情況并協助調查,東莞公安局的10萬元錢屬于“賠償”。
據《京華時報》報道,鄄城縣富春鄉黨政綜合辦主任高金成近日表示,冀中星致殘后8年內,其親屬多次去東莞上訪,冀也曾欲去而被勸止。
期待:
父親道歉渴望應有賠償
曾在東莞幫助過冀中星的冀金友告訴記者,當年在東莞,冀中星的家人被公安機關推來推去。“治安推到了刑事,刑事推到了交通(警),交通(警)說這明顯是傷人案件,不是交通事故,不歸我們管。去醫院都有記錄,一查不就出來了嗎?”
冀金友表示對未來的調查結果很期待。
7月21日,冀中星被刑拘。而當天,冀太榮已經接受完警方的初步調查并回到家中。
下午1時許,富春鄉政府的工作人員給冀太榮送來了午餐。以往都是照顧兒子,現在卻讓人照顧,前后的變化讓冀太榮多少有些不適應。
“冀中星他爹辛苦了七八年了,終于能緩緩了。”冀莊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雖然如此,冀太榮不得不繼續耕種他與冀中星的1畝8分地,以及承擔因為看病所拖欠的6萬多元債務。
“我兒子他不該這樣做。將來不管怎么樣,我希望他能拿到賠償、一切都好。”冀太榮說。
冀太榮還特意委托法治周末記者向在機場爆炸中的受害人道歉,希望能夠得到諒解,也希望在能力范圍之內給予賠償。“我兒子的錢別人沒賠給我們,我們不能賴賬。”冀太榮說。來源: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