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青島7月12日消息(記者王偉)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今年5月26日一場風暴潮,把青島市著名景點和地標性建筑棧橋的部分橋體沖塌。目前,棧橋實體部分維修施工正在進行。但是有市民和游客反映說,施工方把棧橋挖斷了30多米,并且質疑這種施工作業方案是否會對棧橋造成新的破壞?事實是否如此?
負責此次維修施工的青島市市南區城管局副局長李義在昨天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并且回應了外界的質疑。李義說,在經過5·26風暴潮之后,主管部門組織了專家進行了多次論證,并最終確定了設計和施工方案,也就是棧橋的實體段要進行大修,通透段只需要進行加固。他說此次加固工程是按照兩個原則來進行,第一修舊如舊,第二是按照抗百年一遇風暴潮的標準來設計施工。
據了解棧橋曾經在1998年進行過改造重建,當時所稱橋身的抗風澇的標準是50年一遇,但是到今年才15年就被沖垮了。
關于外界所稱的“棧橋被挖斷”,李義表示并不認同,他說棧橋實體段坍塌是由于海水長期的沖刷,掏空了橋體內部的沙石,再加上這次風暴潮比較劇烈沖擊所致。也就是說實體橋內部原來的填料是沙土,為了讓橋身更牢固,目前要按照水工工程的標準對橋進行加固維修,這就需要把橋兩側的漿砌蘑菇石以及內部的沙土拆除清理,再以石塊為填料重新修建。記者昨日(11日)在現場看到,棧橋實體段和通透段交界處往岸邊的方向,確實有30多米的橋體被挖斷。一名施工方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說,棧橋實體段恢復工程就是按照目前的模式,30米左右一個工段,把原來的橋體拆除,重新建造新的橋體,因此說棧橋被挖斷似乎也并無不妥之處,但是李義一直強調說不能叫做挖斷,而叫加固施工。
關于施工的工期,李義說,由于工程量比之前的方案有所增加,再加上工程會受到極端天氣、潮汐變化等這些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的影響,所以無法來確定具體的工期。施工方的工作人員也介紹說,現在每天只能做四到五個小時,要搶在兩次落潮的時候抓緊施工,目前看來近四個月之內不會完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