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困秋乏夏打盹”,對于長途行車的司機來說,這個季節的一個瞌睡就有可能導致慘劇發生,7月10日凌晨在青蘭高速便發生了悲劇。一輛滿載煤炭的大貨車在經過青蘭高速85公里處時,撞向路邊護欄,直接翻入溝內,原因是司機睡過去了,一點知覺沒有,更沒采取任何措施。車內另外一人被埋在了煤炭中,等被解救出來的時候,已經“走”了。另外,記者采訪獲悉,附近村民也加入到了救援中,散落一地的煤炭沒有被哄搶。
司機睡著,貨車翻入溝中
7月10日凌晨3點20分,省公安廳高速交警支隊青蘭高速黃島大隊接到報警電話稱,青蘭高速青島方向85公里處一輛重型半掛牽引貨車翻入路邊溝里,車輛嚴重受損,有人被困車下,情況危急。接警后,黃島大隊民警迅速聯系消防、路政、120救護部門聯合開展救援行動。
參與此次救援行動的一位民警告訴記者,到達事故現場后,看到事發地點一片狼藉,大貨車支離破碎地斜在路邊溝里,車頭嚴重變形。事故過程是這樣的:7月10日凌晨3點左右,已經連續駕駛了5個多小時的駕駛員石某十分疲勞,在經過青蘭高速85公里處時,不小心睡著了,以70公里的時速撞向路邊護欄,直接翻入溝內,期間未采取任何措施。當時車內還有一名乘車人員,發生事故前他正躺在后排坐椅上睡覺,事故發生后,乘車人被甩出車外,一半身體被壓在車下,無法移動。當時掛車內載有煤炭,翻車后散落的煤炭幾乎將車頭埋沒,一名乘車人正壓在車下,由于翻車的溝較深,無法使用吊車將車頭吊起,所以交警和消防人員只能先將壓在車頭上的煤炭清理出來,再用繩子將車頭抬起。
7小時救援,煤炭沒被哄搶
為了爭取救援時間,交警同志甚至徒手挖煤,經過近兩個小時的不懈努力,終于將被困人員解救出來,并迅速送往醫院救治。10日中午,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被困人員因傷勢過重不幸去世了。從凌晨3點到上午10點,整個事故救援持續了7個小時,周邊村民看到事故后,也紛紛加入到救援行列中。另外,雖然現場散落了一地的煤炭,救援過程中卻沒有發生哄搶煤炭的情況。
高速交警提醒廣大駕駛員朋友,夏季行車容易疲勞犯困,在上路行駛前一定要注意休息,最好每隔兩小時停車休息一次,才能避免因疲勞駕駛引發的事故。夏季的零點到上午8點,中午12點到下午4點,這2個時間段是疲勞駕駛事故高發段,廣大駕駛員行車途中應及時休息。“高速公路夜晚的交通事故率比白天高,且人員死亡率也比白天高。因為夜間行車長距離沒有照明設施,行車參照物少,長時間高速勻速行駛極其單調,駕駛員容易疲勞。”一名高速交警說。
同樣,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司機通常容易疲勞,從事長途運輸的駕駛人員為了趕時間沒有時間午休,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司機容易打瞌睡,會引發“高溫催眠”現象,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很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高速交警提醒,夏季最好兩人輪換開車,如果單獨開車,每兩個小時最少休息20分鐘。
◎相關鏈接這樣可以緩解疲憊
在服務區或停車區,可采取以下方式緩解疲勞——
1.用清涼空氣或冷水刺激面部;2.喝一杯熱茶或熱咖啡或吃、喝一些酸或辣的刺激食物;3.到駕駛室外活動肢體,呼吸新鮮空氣,進行刺激,促使精神興奮;4.做彎腰動作,進行深呼吸,使大腦盡快得到氧氣和血液補充,促使大腦興奮;5.雙手以適當的力度拍打頭部,疏通頭部經絡和血管,加快人體氣血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和大腦興奮。當然,以上方法只能是暫時緩解疲勞駕駛,不能從根本上解除疲勞,唯有睡眠才是緩解疲勞和恢復清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文/圖 記者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