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濟南7月5日電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國家審計署日前發布了對5044個能源節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審計結果,其中山東35家單位被曝違規使用資金。
被曝的山東企業中,有的項目單位編造虛假申報材料,套取、騙取 “三款科目”資金(即能源節約利用(21110款)、可再生能源(21112款)和資源綜合利用(21113款)節能環保類三個款級科目資金),有的挪用“三款科目”資金,有的由于主管部門審核不嚴、第三方評審機構未盡責等,造成違規獲得“三款科目”。
記者注意到,山東省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東營光伏并網電站工程建設項目單位通過編造虛假合同等資料,騙取中央財政金太陽示范工程補助資金2421.8萬;山東德利再生資源置業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再生聚酯(PET)纖維項目單位和山東菁華石油裝備有限公司抽油桿再制造項目單位通過不實申報材料,違規獲得中央財政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投資補助資金1000萬元;山東省濰坊恒聯漿紙有限公司廢汽、廢水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改造項目單位多報節能量,違規獲得中央財政節能技術獎勵資金420萬元;山東圣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循環流化床有機熱載體鍋爐產業化項目單位編制虛假申報材料,套取中央財政節能重點工程投資補助資金270萬元。
據有關信息透露,被曝的35家企業所涉項目多數正在整改中。(胡洪林 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