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6月24日訊(記者 王媛通訊員 建濤) 到2016年,青島的PM2.5濃度降低至每立方米50微克左右,黃標車淘汰范圍擴大,“綠色信貸”政策推出……24日,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青島市日前印發《青島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規劃綱要(2013~2016年)》,對今后4年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統籌規劃。按照《綱要》,將推出八大舉措力保島城居民的呼吸安全。
本月中旬,青島市環保局曾公布了青島市空氣污染類型定位,具體闡述為“呈現較為明顯的煤煙、揚塵、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復合型污染特征”。記者通過《綱要》發現,未來4年的大氣污染綜合防治規劃正是依據這一定性來量身打造的處方。在未來4年將要執行的八項大氣防治舉措中,前4條可謂是對島城空氣污染源的逐一攻破。首先是針對煤煙,青島市將控制煤炭的消費總量,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加大天然氣和外部電力引進規模,建設燃氣熱電工程,對現有燃煤鍋爐逐步實施清潔能源改造或淘汰,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逐步改變全市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
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將分階段執行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今后4年中,全市將實施280個燃煤鍋爐高效脫硫、除塵和脫硝改造項目,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6萬噸;建設配煤中心,限制高硫份高灰分煤炭使用;建設改造80家工業企業物料堆場、渣場揚塵污染防治設施。
對城市揚塵將深化污染防治。推行綠色施工,完善監管體系。加強路面保養維護,主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 ,物料、渣土運輸車輛全部完成密閉改造。創建揚塵污染控制區。強化秸稈禁燒。實施綠化和生態建設工程,全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
機動車尾氣對島城的大氣污染有30%的“貢獻率”,未來4年,青島正式明確目標,要發展“綠色交通”。今年開始,黃標車淘汰重點范圍擴大,把2005年之前生產的柴油黃標車也納入淘汰之列,計劃淘汰黃標車6萬輛;分步執行國IV、國V機動車排放標準和國IV油品質量標準。對于公共交通部門,淘汰更新或新增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4000輛,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實施非道路移動源污染控制工程。同時建設“綠色港口”,即港口作業機械、車輛、船舶實行清潔能源改造。
除了以上四個方面外,《綱要》中還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環境準入門檻。淘汰火電、焦化等行業落后產能,完成400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加快調整工業布局,實施青鋼、青島石化等56家老城區企業搬遷。另外,本市還將推進有機廢氣污染治理,加強重金屬污染控制,完成全市剩余的239座加油站油氣污染治理工程;完善監測評價體系,提升環境監管能力;健全政策措施,創新環境管理機制等。
對此,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綱要》的主要目標是規劃到2016年,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5%,細顆粒物降低到每立方米50微克左右,灰霾天數減少,空氣質量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