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濟南6月20日訊 平行志愿投檔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詳見本報6月7日三版《平行志愿:考生得哪些“實惠”》),那么總分相同及志愿相同的考生先投誰呢?根據我省剛剛出臺的有關規定,就要繼續比小分。
據介紹,考生投檔分(高考原始分與政策照顧分之和)及志愿相同但不能全部投檔時,則按位次投檔。考生位次確定辦法如下:文史類按照投檔分、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基本能力的順序,理工類按照投檔分、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基本能力的順序,依次比對成績,成績高者位次在前。對于文科生來說,如果總分相同,就先看語文的分;語文分數相同,再看文綜的分;文綜分相同,再看外語;外語相同,再看基本能力。也就是說,文科生語文分高、理科生數學分高,在投檔時是會占優勢的。萬一考生投檔分及各單科成績均相同時,比對隨機碼,隨機碼小的位次在前。隨機碼在高考前由計算機生成。
今年山東省在普通文理類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專科(高職)批三個批次實行完全平行志愿。這三個批次,考生在錄取前填報志愿1次,填報6所高校,而不是往年的1所,每所高校可填報6個專業及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志愿。同時,在錄取過程中還征集志愿1次,也可填報6所高校平行志愿,同時設高校是否服從調劑志愿。
盡管填報的志愿多,但在平行志愿錄取情況下,考生被退檔,則后果極為嚴重。因為檔案若因專業不服從調劑等原因被退檔,所填報的其他高校也已經錄取結束,這名考生就失去了在這一階段錄取的機會,只能進入征集志愿錄取。但在平行志愿錄取中,參加征集志愿的高校數量往往很少,考生選擇范圍會很窄,風險大增。往年按“志愿優先”原則,考生是在一個高校中排名投檔,退檔比例盡管有時高達20%,但考生再被轉投或調劑到其他高校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為此,省教育招生考試院規定,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在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高校可根據本校生源情況、計劃情況及模擬投檔線,以不低于招生計劃數1∶1的比例,自主確定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體檢符合要求、高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并符合高校調檔要求的考生,除正常原因(專業不服從、身體受限等)退檔外,原則上不允許退檔,錄取的專業由高校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