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熱天卻不敢開窗戶,嗡嗡聲擾得居民苦不堪言。近日,槐蔭區有居民反映,附近的餐飲單位油煙噪音污染讓他們很煩,向環保部門反映后,雖然進行了整改,但卻像“撓癢癢”,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記者了解到,這兩處餐飲單位的排煙管緊貼居民樓,市民質疑:對方是如何得到環保審批的?
投訴一噪音小了,油煙照舊
槐蔭區德興街14號樓的居民大熱天常常不敢開窗,因為窗外約5米左右就是一家單位食堂的油煙機排煙管。19日,居民劉先生、高先生向記者表示:“噪音是減輕了一些,但油煙問題反映已半年了,一直沒解決。”
19日,記者在劉先生家中發現,陽臺對面是一家單位食堂,房頂上建起一處鐵皮屋。一根一米見方的油煙管就從鐵皮屋中伸出來。距離劉先生家的窗口5米左右。據劉先生介紹,排煙管巨大的嗡嗡聲吵得附近居民不得安寧。居民多次致電槐蔭區環保局。事情一拖再拖,直到一個月前,這家單位才完成了對排煙管進行改造,降低了噪音。
“噪音是小點了,可在啟動時還是很吵,有時候18:00不到,這個單位就開始啟動油煙機做飯,排煙管發出好似劃碎玻璃的聲音,常讓我驚醒。”14號樓3樓一位殘疾居民高先生這樣描述。5樓住戶劉先生患有冠心病等疾病,他描述說:“我病休在家,窗外食堂一日三餐都要運轉,一天有五六個小時,要聞他們的油煙味。這氣味讓我感覺嗓子難受不已。”
投訴二加個雨棚依然擾民
家住槐蔭區緯六路62號樓的秦先生(化名)也被樓下的飯店困擾不已。“自從3月份這家飯店改造之后,排煙道直接從窗戶排出,不僅有嗡嗡的噪音,油煙也讓我們無法開窗。”記者在秦先生的樓下看到,這家飯店處于居民樓1樓,靠近單元門的地方為飯店廚房,排煙管從窗戶伸出,甚至3樓的窗戶都被油煙熏黑。
秦先生稱,他向環保部門反映后,環保局曾前來調查,要求飯店整改。“飯店只是在窗外搭了一個雨棚,油煙和噪音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秦先生說,飯店不僅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更會帶來安全隱患,“一人多高的煤氣瓶讓我們提心吊膽。”
市民質疑排煙管道如何得到審批
19日下午,槐蔭區環保局相關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民反映噪音擾民問題,環保部門會在當天進行處置,并會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或責令整改。“但按照規定,餐飲單位油煙污染并不屬于環保部門管理。”該工作人員解釋。
記者又從環保執法熱線獲知,不論面積多大的餐飲企業,在經營前需要到環保部門做環保審批。劉先生認為,無論哪個部門管理,餐飲單位的油煙已影響了其正常生活,環保部門是如何讓其通過環評等審批的?“距離我家只有5米左右,難道審批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嗎?”
相關鏈接
《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禁止在不含商業裙樓的住宅樓、與居民住宅樓等環境敏感目標水平間距小于九米的場所新建從事產生油煙、惡臭或者其他異味的餐飲服務項目。自2012年11月1日起,環境保護等管理部門不再核發相關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