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軟模擬區到基礎模擬區,成千上萬次枯燥的模擬……”青島地鐵時代已經駛入島城,而濟南的地鐵時代也開始啟動,那么作為地鐵司機都是怎么培養出來的呢?昨日,記者探訪了地鐵司機培養學校之一濟南鐵路高級技工學校,學校老師、學生講述了地鐵司機的“成長史”。
“現在是校友以后是同事”
“我們今天是校友,畢業之后直接就是同事了……”城市軌道駕駛方向專業的學生胡偉業這樣說道。
5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濟南鐵路高級技工學校,作為省內唯一一家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綜合模擬仿真系統和城市軌道檢修實訓室的學校,自2010年起開始招收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學生。
學校的一位負責人介紹,5月31日,青島地鐵和無錫地鐵訂單式培養的128名學生將踏出校門,隨著地鐵項目的正式啟動他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地鐵司機。
來到學校西側的實訓樓一樓,記者看到有5臺基礎型地鐵控制系統模擬器和50臺作為軟模擬區的計算機模擬駕駛訓練網絡中心,而在旁邊則有一臺三通道全功能地鐵列車模擬器,“這臺地鐵列車模擬器是按照1:1比例設置的,與真實的地鐵一模一樣,其中前面的屏幕也完全是3D效果的,學生在這里與真實駕駛地鐵的感受沒有任何區別……”學校老師劉宏晨介紹道。
從軟模擬區到基礎模擬區成千上萬次枯燥訓練
“西側的50臺計算機模擬駕駛訓練網絡是軟模擬區,學生需要在這里通過考試合格之后方能到東側的基礎型地鐵控制模擬器來進行類似實戰訓練……”劉宏晨介紹,基礎模擬區操作平臺與地鐵的操作平臺一模一樣,只不過沒有地鐵駕駛室。
別看僅僅一步之隔,學生想從軟模擬區到東側的基礎模擬區,中間需要的是成千上萬次枯燥訓練。“先是學習理論課程,把軌道駕駛方面基礎課、電工、電機、電器、電路圖、信號與通訊、電腦機械制圖,理論課學習之后進行實踐訓練……”同樣是城市軌道駕駛方向專業的徐娜告訴記者,“實戰訓練是標準化作業,就像中指和食指并攏的手指手勢,在每一次實訓操作中都演練無數次。”
而劉宏晨告訴記者,這一步之隔需要進行規章考試,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指令、每一次坐姿、每一次操縱都有相應的評分標準,“低于90分,則代表不合格,就無法從軟模擬區到達基礎模擬區。”
緊急和突發事故考驗司機心理素質
“每次在基礎模擬區訓練都跟高考感覺一樣,在未啟動之前就進入狀態……”胡偉業告訴記者,盡管從課本上學到現在地鐵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但一旦遇到緊急或者突發事件,司機的自主駕駛能力是必須精確掌握的技能。
學校的一位負責人介紹,所有的學生都是經過高考之后錄取進來的,有些學生的高考成績相對還比較好,其中有考到500多分的,“我們學校的所有學生基本上都是訂單培養,訂單培養什么方向的學生,直接按照正式員工的要求進行培養。”
考核的題目就是十分鐘內跑三站路。而在這三站路里面不但要考核學生的從開關門作業、到報站程序、到坐姿、手勢、呼喚應答,“更重要的是處理三次事故,一個突發事故,兩個應急事故……”劉宏晨介紹,應急事故主要類似于電路毛病、部件損壞,而突發事故則包括火災、臥軌等,“處理突發事故關鍵是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臨機處變能力。”“誤認信號就是失格,失格就是一次性不及格……”劉宏晨告訴記者,這個沒得商量,一旦出現失格行為,則直接判罰“下車”。
學校負責人介紹,2013年是學校培養出來的首批128名軌道交通學生畢業,而今年同時接到來自于石家莊地鐵、蘭州地鐵、蘇州地鐵、合肥地鐵、青島地鐵、成都地鐵的900多個學生的訂單培養,“我們最希望的還是能夠盡快為濟南地鐵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