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鋼鐵、煤炭、化工、造紙、機械制造、房地產等是我省的支柱產業。鋼鐵是去年最慘淡的行業。虧損38億多元的山東鋼鐵分析稱,2012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鋼鐵企業呈現出行業性虧損,鋼材價格大幅下降。其中,鋼材產品售價下降影響收入83億元,非鋼產品售價下降影響收入12億元,合計影響收入95億元,占山東鋼鐵整個營業收入下降的92.23%。
30家化工企業中,有16家出現虧損,14家實現盈利。濱化股份和山東海化的年報均顯示,全球經濟衰退造成的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國家的調控政策導致公司產品下游行業需求不旺,以及行業內的產能過剩,是致使公司產品市場疲軟的主因。
相比之下,我省機械制造行業受影響不算大,26家機械設備企業中有2家出現虧損,是我省支柱產業中表現較好的。
房地產行業自成一派,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5家房地產上市企業中,魯商置業、*ST園城和中潤資源凈利潤各上漲41.6%、1155.7%和38.3%,天業股份和新潮實業則同比大幅度下降。新潮實業年報顯示,公司業績跳水主要是因為下屬房地產公司相關項目在報告期內無法確認收入,同時下屬建筑業收入減少。
就單個企業而言,不少上市公司展示出逆境中求新、求變的能力。
作為全球7家MDI生產企業之一,煙臺萬華去年實現凈利潤30.2億元,增幅達26.07%。煙臺萬華的年報顯示,去年產品銷量增加及銷售價格上升,是驅動業務收入增加的因素。據了解,煙臺萬華MDI產能世界排名第三,依托科技創新,煙臺萬華成為國內惟一掌握MDI生產工藝的本土企業。
煙臺萬華逆勢而上依托的是“創新”,而另一家企業則詮釋了“守舊”的價值。麗鵬股份是一家專注于防偽瓶蓋制造的企業,其生產的瓶蓋遠銷世界各地,廣泛應用于白蘭地、威士忌等名酒。2012年,麗鵬股份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17.52萬元,同比大幅增長208.95%,每股收益0.46元,增長187.5%。
山東省上市公司協會秘書長邢梅表示,江浙、福建等地有不少細分行業里的“小巨人”,比如偉星股份、潯興股份,是世界紐扣、拉鏈領域的龍頭企業。“麗鵬股份是瓶蓋生產行業中的行業龍頭企業,省內這樣的企業太少了。企業家總喜歡做‘大’做‘新',其實傳統行業的細分領域里,完全可以做出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初,暫停上市4年之久的*ST丹化接受山東路橋注資,重組后恢復上市。這成為我省國資委成立以來的第一例借殼上市案,也是退市新政下率先完成資產重組、恢復交易的第一股。年報顯示,*ST路橋2012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5.54億元,凈利潤2.32億元。重組后*ST路橋凈利潤同比暴增49605.34%。此后,又有山東鹽業公司入駐亞新化學、山東地礦“借殼”ST泰復等成功案例。
對此,邢梅評價稱,這體現了我省國資企業對資本市場作用認識的深化。“進入資本市場,對國資企業公司治理、品牌形象、融資能力等各方面都是一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