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最讓投資者頭疼的,莫過于挨個兒部門跑斷腿、磨破嘴,打躬作揖蓋公章、跑手續。作為醫治“審批繁瑣癥”的一劑良藥,濟南市自2013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全市實施建設項目“一號通”審批新機制,通過優化流程減少環節,大大壓縮審批時限,提高行政審批效能。
“要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來抓。”4月8日,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到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調研時明確要求,“以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為核心,以清理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為重點,強化措施、完善制度,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推向深入,切實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 本報記者 晁明春 本報通訊員 李 娜
一個環節就壓減10天
“以前我們在區里、市里來回跑,費時費力要20多天的時間,F在我們向政務中心總受理窗口提出申請,當天就辦了!
4月7日,清明小長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濟南冶金化工設備有限公司副經理王登明,當天就從長清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拿到了該公司新建焦化節能減排新裝置工程項目的立項備案文件。
“類似這樣的項目立項備案手續,原來企業要先到區審批中心發改委窗口辦理立項初審意見,再到市審批中心發改委窗口辦理立項手續,同時市發改委還需要征求國土、規劃、環保等部門意見,加起來至少需要13個工作日,而現在實行建設項目審批‘一號通’后,企業只需持申請材料在區審批中心總受理窗口提出申請,由審批中心總受理窗口初始登記,統一編號,并引導企業到部門窗口辦理相關手續,最長不超過3天即可辦結。”長清區政務中心副主任趙峰介紹說。
長清區是濟南市建設項目實施審批服務“一號通”的試點!八^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一號通’,就是對市區范圍內建設項目,采取信息化方式,從項目立項到工程竣工驗收,均使用同一個編號辦理,并最大限度實行聯合審批的管理模式,實現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一號通行、全程監督,促進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程序化、規范化、高效化!睗鲜行姓䦟徟⻊罩行闹魅卫钚暮旮嬖V記者。
去年底,濟南市出臺了關于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十大改革方案,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位于十大改革之首。而下放審批權限、創新審批機制、提高行政效能,正是改革的重點。尤其是當前建設項目審批,更是存在著互為前置多、隱性審批多、串聯審批多、實時監督弱等突出問題。鑒于此,濟南市通過對審批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在全國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項目審批“一號通”管理模式。
“五色提示”:亮紅燈要追責
4月9日下午,記者一走進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二樓,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建設項目審批“一號通”總受理窗口。工作人員打開電腦屏幕,向記者展示了昨天受理的濟南東區供水公司龍洞北加壓站項目的流程圖。
流程圖清楚的顯示著該項目審批需要經過哪些單位和部門,以及這些部門辦理的先后順序與辦理時間。從圖上可以看到,“濟南市發改委”一項已經變成了綠色。工作人員解釋說,這就意味著發改委對該項目的審批已經完成,并進入了下一個審批環節。
“一號通最大的好處就是公開透明,從總受理窗口開始,編號唯一,可以實現對項目的從受理、承辦、批準到辦結、告知的全過程實時監督。”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副主任段明心指著電腦對記者介紹說,“審批實行五色提示:藍色表示未辦,橘黃色表示正在辦理,綠色表示辦結,如果離截止日近了就會亮起黃色進行預警,如果不幸亮起了紅色,那就意味著審批超時,就得追究責任了!
“發改委立項備案,3個工作日;環保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報告表、報告書,評價文件審批,分別是3、7、15個工作日……”濟南市對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建立了詳細的流程圖,流程圖上最醒目的就是辦理時限要求!岸颊f審批多、蓋章多是中國特色,但哪些章是必須蓋的?哪些章又是審批部門自己要求的?要實行‘一號通’首先得摸清實底!崩钚暮旮嬖V記者。
根據依法設定的原則,濟南市編制出全市涉及20個職能部門、68個審批服務事項、16類中介服務的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流程全圖和辦事指南,凡是于法無據、自行設定的前置、要件、環節一律取消。換句話說,就是凡納入“一號通”管理的審批服務事項,任何部門(單位)不得在窗口以外要求建設單位提交任何申報材料(要件)或辦理任何審批事項。
串聯變并聯 審批大提速
實行“一號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當然是“提速提效”。按照以前的審批流程,如果前面有一項審批卡了殼,后面的審批就只有干著急的份。
而現在實行“一號通”,就要求能夠并聯審批的事項和環節,全部采取并聯審批;確實不能并聯的,應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從這個目的出發,濟南市將建設項目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審查、施工圖聯審、建設管理和竣工驗收六個階段,并在項目立項、圖紙聯審和竣工驗收階段全部實行并聯辦理。也就是說,一旦總受理窗口受理申請,將會通過電腦系統同步發送到各個審批窗口,每個窗口先假定其他審批通過,先行展開本窗口的審批工作,哪個窗口遇到問題都會直接告知申請單位,不影響其他窗口的審批工作。
“新流程圖和‘一號通’管理模式,體現了頂層設計的理念,將部門單兵突進的成果,轉化為各部門齊頭并進的整體效應!崩钚暮杲榻B說,對申請人,可以按流程辦理,少跑許多“冤枉路”;對政府,大幅度壓減了建設項目審批環節和時限,提高了行政效能;對審批單位,有利于權力行使的規范化,確保審批權在法定范圍內依照規定程序運行,有效防止“暗箱操作”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