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3月22日訊(記者 曹雷 通訊員 王剛 范姝懿)臥虎山水庫作為泉城濟南的飲用水源地,素來被稱為城市“大水缸”,水庫的任何消息都會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期,有關臥虎山水庫周邊環境問題的報道,引起各界關注。對此,水庫所處的歷城區仲宮鎮黨委、政府不講原因,不推責任,積極主動地作出部署。昨天,仲宮鎮出動大型機械,對水庫周邊環境開始了集中整治。今天上午,仲宮鎮與歷城區環保局、臥虎山水庫管理處等單位聯合召開會議,經過緊急磋商,制定了水庫周邊環境整治方案,仲宮鎮決心從全鎮范圍內進行動員,全面打響環境整治戰役,一舉解決多年未解決的難題。
去年底就啟動相關環境整治
仲宮鎮黨委書記劉兆河告訴記者,其實,早在去年底,仲宮鎮就啟動了整治臥虎山水庫周邊環境的工作,編制了相關方案,制定了有關政策。借此,仲宮鎮將召開一次全鎮環境整治動員大會,徹底解決一些以前想解決但無力解決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從歷史原因看,臥虎山水庫周邊垃圾形成具有復雜的歷史原因。據介紹,臥虎山水庫修建于1958年,當時并沒有把水庫當成飲用水源地,而是用于農業灌溉和景觀用水。隨著城市化的推進以及供水資源的稀缺,上世紀80年代,臥虎山水庫被確定為水源地。不過,由于缺少必要的清潔設備,以及管理不到位,導致水庫周邊垃圾成堆,且常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此外,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仲宮鎮城鎮化快速推進,人口急劇膨脹,導致了垃圾等相關問題相繼出現。有關媒體進行報道后,仲宮鎮不講原因,不推責任,積極主動地安排部署,對臥虎山水庫周邊垃圾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聯動巡查”對水庫周邊盯守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保障臥虎山水庫的水質并提升周邊環境,仲宮鎮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仲宮鎮黨委書記劉兆河告訴記者,首先,仲宮鎮將集中對水庫周邊現存垃圾進行清理。進一步加強對臥虎山水庫周邊環境整治的領導,由水政部門牽頭,組織城建、執法等部門和相關辦事處聯手對水庫周邊進行全方位清理整治,要從視覺效果上得到極大改善。其次,建立完善水庫周邊環境巡查機制。實施聯動巡查,由城建、執法、水政等部門聯合對水庫周邊進行巡查,并向有關部門通報巡查發現的問題。進一步明確責任、落實措施,第一時間處理巡查發現的情況,確保新出現的垃圾及時清運。另外,在庫區周邊合理設置垃圾轉運點。規范垃圾的收集存放,在適宜位置設立垃圾池,向水庫周邊的企業及村民發放《致廣大群眾的一封信》,教育引導水庫周邊企業和群眾自覺按規定存放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負責對收集的垃圾進行及時清運。同時,改善可視范圍的景觀效果。由臥虎山水庫管理處在垃圾集中區域設置 25米防護網,設置“禁止傾倒垃圾”警示牌20塊,杜絕隨意傾倒垃圾現象,維護好整潔美觀的視覺效果。
撥付專款實施“一池三改”
為更好地維護周邊環境,仲宮鎮將采取村廣播喇叭定期宣傳、張貼宣傳標語、發放明白紙等形式,教育本地群眾自覺美化生活環境;加大正面宣傳,引導觀光市民和游客維護水庫周邊景觀,在集中清理、改善視覺效果的基礎上,動員社會力量維護好水庫周邊環境。
此外,在對庫區周邊村民進行宣傳教育的同時,大力扶持各村的經濟發展,引導各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方針,開展治理臟、亂、差。撥付專項資金對庫區周邊各村實施“一池三改”(修建沼氣池、改廁、改圈、改廚),強力推行保護制度,對在庫區周邊居住的市民征收環境治理費,通過堵疏結合,有效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水質污染,保持庫區周邊整潔的衛生環境。
綠化周邊區域 治理破損山體
“山以林為衣,水以林為源”。仲宮鎮將大力綠化水庫周邊區域,加快治理破損山體,對可綠化區域實施立體綠化。將庫區周邊部分村民變為專職護林員,既可推動區域的生態建設,也可有效促進庫區農民的增收。
三川河道保護是保護臥虎山水庫的基礎,目前,錦繡川水庫下游河道已基本完成,市政府也已計劃對錦繡川仲宮大橋東側兩公里進行水景建設,打造“三川鎖鑰”濕地景觀和生態觀光河道,這兩項工程實施后,錦繡川入庫水質和周邊環境將大大改觀。建議市政府梯次啟動錦云川、錦陽川的治理,盡快將臥虎山水庫打造成為南部山區的“靚點”和“明珠”。
位于臥虎山水庫上游 周邊“農家樂”遍布
門牙景區環境將改造提升
本報3月22日訊(記者 曹雷 通訊員 王剛范姝懿)地處臥虎山水庫上游的門牙景區,農家樂遍布,周末人員眾多,成為水源地安全的重要隱患。為此,仲宮鎮專門成立門牙景區整治指揮部,以門牙景區綜合整治及農家樂提升改造為中心,以泰贏大酒店至柳埠界河道沿線為重點,以優化旅游環境,提升旅游形象為目標,采取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全面展開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原則,集中治理亂搭亂建、食品安全、道路暢通等十個方面的問題,使門牙景區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家樂形象全面提升,為建設美麗泉城做出貢獻。“嚴禁亂搭亂建,控制農家樂規模。”指揮部負責人介紹,由執法中隊組織負責,對現有業戶的設施,影響總體形象的破舊餐廳、廚房、廁所一律改造提升。嚴禁在河道內亂搭亂建各種游樂設施,嚴禁擠占路面、私設吊橋和私自在河內設置截流壩,保證行洪、防洪的暢通。對現有河道內亂搭亂建、低于5米(橋面至河底)的吊橋、亂放的各種游樂設施,限期自行清理。對頂風而上,不服從管理者和新發展的業戶,由執法中隊、國土部門強行拆除。
對現有業戶的廣告、牌匾,進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安裝。對現有設在路邊、山體上、河道內的廣告、牌匾,以及不規范、破舊的廣告、牌匾,由執法中隊、公路站摸底,通知用戶,限期自行拆除,對不按期拆除的強行拆除。
在食品安全方面,由鎮食品安全辦公室負責,入戶檢查,制訂整治方案。凡從事餐飲經營的業戶必須獲得衛生部門批準并達到相應的衛生標準,廚房設立消毒箱、消毒液,生、熟食品、用具等分開存放使用,要使用水沖式廁所,并經三級沉淀后再進入污水管網。沒有取得衛生許可證的業戶,全部停止經營。污水沒有進入污水管道的、廁所達不到標準的,全部停業整頓,直至達標方可營業。
在農家樂門前環境方面,各業戶按照門前三包(清潔、綠化、水面)的要求,及時清運垃圾,杜絕亂倒亂扔垃圾現象,嚴禁將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飲用水要用深水井,嚴禁使用不潔凈水。對于亂放垃圾、向河道內排水、污水沒有入污水管網的,由環衛、水利部門責令整改,對于不按要求整改的,由工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