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祎
怕什么來什么,一心想要一個和諧安穩的外部環境,結果卻成為眾矢之的,現在的魯能焦頭爛額,忍無可忍之后接連以官方或者非官方方式發表了幾篇檄文,大有“一戰到底”的決心。
庫卡在新聞發布會上與體壇記者針鋒相對,被看做是中國足球圈內“十年不遇”的奇事。有人理解、有人質疑,有人幸災樂禍、有人添油加醋。眾口難調很正常,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都要捍衛自己的利益,只不過,置身事外的人懷著“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態,而當事雙方則苦不堪言,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即便如此,還得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吞,繼續硬挺。事已至此,誰都不肯退縮,到最后,難免擺脫不了兩敗俱傷的結果。
在魯能足球發展史上,“封殺”記者的事情并非首次出現,想必其他俱樂部也都施展過類似手段,只是這次的影響之巨大、事態之嚴重遠超往昔。究其原因,還得從本賽季魯能尋求超越的目標與四處碰壁的現實、宏偉壯闊的理想與跟不上節奏的管理、洋溢著巴西風情的庫卡與內斂保守的齊魯文化這幾對矛盾中去探究。
在諸多矛盾沖突中,庫卡永遠都站在最前面,因為他是球隊的掌舵者和改造者,他要為球員負責。如果成績好了,庫卡就是英雄,相反,他必然會被罵聲和批評所包圍,這就像硬幣的正反面,隨時可以倒轉。
在公開場合與記者論戰,在國人眼里,特別是齊魯大地上,這簡直不可理喻。庫卡被認為有失風度,但在巴西人看來,自己說出的每句話都要聽從內心的感受,就像他至今還不理解為什么不能說副隊長扔隊長袖標的事情,這就是文化差異的體現。
作為局外人,我們都想尊重事實,不過可能永遠都得不到“真相”。魯能俱樂部與相關媒體的論戰、庫卡與記者的爭辯本可以避免,或者以一種平和的方式來解決,如今發展到了勢如水火的地步,從魯能方面來說,作為一個有著“百年夢想”的中超豪門,需要總結,值得反思。筆頭上的交鋒只能轉移矛盾,卻無法解決問題。
怎樣平息外界的炮火,還得從內部做起。在場外要安撫隊員的情緒、加強和教練的溝通;在場內要改善防守,強化進攻,豐富技戰術打法。簡單來說,魯能化解現在的危機很簡單,攘外必先安內,勝利才是最好的良藥。
順著刺耳的聲音一路向前闖,前方可能有魯能想要的“超越”,也可能什么都沒有,這就要看怎么去做,而并非如何去說。
原標題:濟南時報:魯能攘外必先安內 勝利才是最好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