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打地鋪冷得睡不著
10月23日晚上7點,劉玉香在踏出女兒病房門的一瞬間,情不自禁抬起胳膊,掩住面,用力哭起來。因為不能陪護,剛為女兒辦完住院手續的她和丈夫,只能在門外守著。當時的她,眼睛紅腫,黑色皮筋隨意扎起的頭發有些凌亂。在媒體的鏡頭前,她有氣無力地訴說著發現嬌小女兒體內有鋼針的整個過程。
接下來的兩天,北京兒童醫院基礎外科病房門外的10來平米,成了夫妻倆幾乎整天的活動空間。在周圍的人散去后,很多時候,劉玉香都是獨自坐在病房外的椅子或地板上發呆。一聽見孩子哭,她就會抬頭仔細分辨是不是子宣的聲音,“我好想抱抱她!”
在等待手術通知的日子里,夫妻倆隨身帶著兩個包,一個裝著孩子的紙尿布,一個裝著水和面包。兩人把面包當成主食。白天守在病房口,晚上則在急救中心3樓鋪起15元買的墊子過夜。劉玉香說,雖然冷得睡不著,但也不想去住旅館,“一是為了省錢,二是為了離子宣更近一點。”
得知手術成功“吼”著哭
10月25日,范光生露出了多日來第一個笑容。他接到了基礎外科醫生的通知,說子宣可以在28日進行手術。
得知了孩子的手術日期,范光生稍微輕松了點,雖然還是常常守在子宣的病房外,但有時也會跟相熟的記者,談談家里的情況,他說舅媽經常邀請自己去吃飯,他說父親教育自己要勤奮,他說自己很喜歡女孩兒,對兩個女兒有所期待。
他被許多人詢問過孩子舅媽涉案一事,但他不相信,他不想懷疑自己的家人。
手術那天,當醫生告訴夫妻倆鋼針全部取出后,劉玉香的哭聲幾乎是“吼”出來的,哭完,她用顫抖的聲音告訴記者,拔出了12根針。而一直繃著臉的范光生,撥通了家里的電話報了平安,隨后迅速下樓,繞著醫院走了一圈,然后在醫院東花園里來回踱步。
昨天是子宣出院的日子,夫妻倆拿著用報紙裹著的錦旗來到病房門口。當護士要把子宣交過來時,劉玉香快速伸出雙手,接過孩子。她多次低頭與女兒貼面,試著去逗子宣笑。走在一旁的范光生,也不時將目光投向女兒。
向醫院送完錦旗后,范光生用胳膊護著母女二人下樓。問及接下來的打算,劉玉香笑著說,“下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