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米把目光轉向倒在地上的郭福海,令她感到奇怪的是,她竟然看不到他身上在流血,而他的毛衣依舊那么紅,那么耀眼,露在毛衣外面的一小截刀身恰巧與窗外的陽光相撞,發出刺眼的光,一閃一閃的,香米沒有躲避,她勇敢地把目光迎上去,就這樣看著看著,眼淚就默默流了出來。” —— — 小說《愛上你幾乎就幸福了》結尾
記者張淑芬
悲情小說《愛上你幾乎就幸福了》講述的是主人公香米“被包養”的故事,今年8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寫出這樣一部小說的是一名21歲的90后大學女生,她就是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的徐曉,她寫作這部小說的靈感,來自于“以前有些地方張貼的包養小廣告”。
進入大學癡迷文學創作
徐曉出生于日照,9歲那年跟隨父母移居濰坊高密市。“我可能比較敏感,那時便生出濃濃的離鄉愁緒,我告訴自己,等你能寫作了,要把這種憋在心里的東西寫出來。”徐曉說,上初中時,老師便經常跟他們提起大文豪莫言先生,還推薦他們讀《紅高粱》等作品,也許從那時起,徐曉就越來越對文學創作有興趣。
上大學伊始,作為一個性格內向的文靜女孩,她將心事寄托于文字,就這樣,一首首詩歌在她的筆下流淌出來。一開始,她投稿后總是石沉大海,但慢慢寫作多了,《山東文學》、《青春美文》、《散文詩刊》、《中國詩歌》等多部文學刊物上都有了她的作品。
“被包養”的主題受到關注
2012年10月,她以女生“被包養”為主題的小說作品《你是個好女孩》,累計一萬多字創作完成,并于2013年在新疆文聯主辦的期刊《西部》上發表。
這篇小說就是《愛上你幾乎就幸福了》的原本,2013年10月,人民文學出版社青年編輯室主任付艷霞女士看到徐曉的作品后,給她打來電話,“你的作品非常接地氣,人物的敘述和命運感描述得非常好,其實你可以試著寫長篇小說,你在這方面很有潛力。”
后來,付艷霞女士把徐曉的作品推薦給了國內知名文學評論家賀紹俊。“沒想到賀紹俊先生很快回復了我,并決定將我的作品收錄到小說年選中。”徐曉既感動又意外。2013年11月10日,徐曉的作品《夢歸何處》榮獲“世紀金榜杯”青春文學征文獎小小說一等獎。
25天改編出13萬字
撲面而來的肯定和鼓勵令徐曉堅定了信心,也許它真的有改編成長篇的價值。那時正值大三上學期,徐曉說,真有種孤注一擲的態度,大家都在準備四六級考試,只有自己瘋狂地寫作著。在第25次迎接黎明到來的時候,徐曉終于將小說改編完成,共計13萬字。
接下來的日子,徐曉對作品進行了仔細打磨和修改,并于2013年12月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簽署合同,今年8月,作品正式與讀者見面。
對話
“被包養”故事非親身經歷
記者張淑芬整理
記者:這是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故事嗎?
徐曉:不是,我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
記者:那么你身邊的同學或朋友有沒有這種經歷的女生呢?
徐曉:我身邊也沒有這樣的同學或朋友,但是我見過這種信息。有一些教學樓的女生廁所里,會有那種用黑筆寫的交友信息,比如“成功男人交女友”類似信息,上面有手機號、QQ等聯系方式。
記者:那你怎么想到要寫一部與此有關的小說呢?
徐曉:現如今的大學已然成了一個有著復雜人情世故的微縮社會。我所要表現的是那些遠離家鄉進入大學的年輕人,眼前呈現著一片五光十色的新奇世界,在大城市里要面臨各種誘惑和磨難。寫這個長篇的時候,我想力所能及地展現當今大學里一些不為人知的現象,展現一個與別人眼中或想象中不太一樣的校園生態。
徐曉有望被破格保研
采訪中,徐曉提到,她當時改編長篇小說其實還有另一個想法。“由于我專注于創作,因此放在學業上的時間減少,成績不太理想。”她希望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成績能幫她“保研”。記者從徐曉的輔導員李金波那了解到,學院非常重視徐曉的寫作天分,已經為她申請破格保研。記者張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