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結婚潮”來臨,喜糖銷售也進入了旺季。日前,記者走訪濟南市多處婚宴用品批發市場卻發現,喜糖產品的質量狀況并不讓人歡喜。
現象1
山寨產品“傍名牌”
不少喜糖和巧克力產品,被小廠仿造成幾乎與大牌產品一樣的外包裝和近字形的商品名稱,使消費者在選購時,不容易發現其“傍名牌”的實質。
現象2
產品信息不明確
不少所謂“合格證”僅是一張印有“合格證”三字的方形紙,并未有其他信息。
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流通處負責人表示,小包裝食品可采用“生產日期見包裝”、“生產日期見噴碼”等形式,“但這是為了方便消費者找到日期信息,并非轉移視線!
現象3
儲存環境讓人憂
國家關于糖果存放的行業標準規定,存放糖果的地方“應干燥、清潔、涼爽,硬糖存放溫度應在20℃左右,軟糖及巧克力糖應在18℃左右”。而記者發現,不少喜糖銷售點的儲存條件都未達標。
工商部門提醒:注意喜糖真實商標品牌
對此,記者從濟南市工商部門了解到,消費者在選購喜糖時應注意:
1認清品牌 注意喜糖的真實商標品牌,避免購買到“三無”糖果。
2理性消費 理性權衡糖果與包裝的選擇,不過分追求奢華。
3索要票證 以備產生糾紛時維權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