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點多起床,倒十五六個便桶,整理二三十床被子……這是南充市西充縣太平鎮(zhèn)敬老院院長趙鳳林每天都會做的事情,這一做就是30年。趙鳳林曾被授以“感動南充十大人物”、“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今年72歲的她仍在敬老院守護者她的“親人”。
1984年,趙鳳林42歲,她是太平鎮(zhèn)十三村的婦女主任,也是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醫(yī)生。因為工作認真,黨委決定讓她接手負責太平鎮(zhèn)敬老院的日常管理。趙鳳林回憶到,當時所謂的敬老院其實就是5間破舊的房子,里面住著5個老人,屋里一片混亂,老人們生活得也并不舒服?吹节w鳳林來,5個老人向她哭訴,趙鳳林的心一下就軟了!皬慕裉扉_始,你們就是我的父母,我就是你們的女兒,我不走了!
“36斤大米,17斤掛面,260斤谷子!壁w鳳林記得剛接手敬老院時,養(yǎng)老院的全部財產只有這些,照顧老人更是讓她頭痛不已。老人們年紀大,身體狀況也不好,大小便失禁、健忘都是常事,“他們無兒無女,只有我們來照顧!庇幸淮,患有健忘癥的李元樹老人跟其他老人搶飯吃,趙鳳林去勸阻,不料被他一拳打倒入院,待趙鳳林回來時,李元樹老人還問寒問暖:“你被誰打了?我?guī)湍憬逃査!迸泌w鳳林哭笑不得。
生有所養(yǎng),死有所祭,這是孤寡老人最大的愿望,在太平鎮(zhèn)敬老院趙鳳林讓一百多位孤寡老人的夙愿得償。有老人去世,趙鳳林會為老人洗漱更衣,每年清明,趙鳳林還祭奠葬在附近的老人。30年里,趙鳳林先后照顧了150位孤寡老人,親手為74位老人收殮送終,敬老院也從最初的5人,變成了83人的“大家庭”。2002年,敬老院搬了新家,趙鳳林把周圍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準備以副業(yè)養(yǎng)院。她根據(jù)老人的身體狀況和特長,把他們編為種植組,養(yǎng)殖組,創(chuàng)收組,養(yǎng)雞、種菜、開茶鋪……目前,敬老院年均創(chuàng)收20多萬元,趙鳳林給敬老院安裝了電視,買了健身器材,敬老院被她經(jīng)營得井井有條。
趙鳳林說她從42歲開始就在敬老院工作,如今她也成了72歲的老人,但她仍放不下這些“親人”,“如果有合適的接班人選,可以先帶個一年多再退下來!
華西都市報記者周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