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大雨驟襲邯鄲城區,部分區域排水不及,積水嚴重。雨水給人們帶來不便的同時,一場意外引起坊間高度關注。16時30分許,一名18歲的男子騎著電動車,涉水騎行至人民路與鐵西大街路口東南角時遭遇不測倒地,雖經搶救但最終不幸身亡。因為倒地位置附近有交通信號燈、景觀路燈及光纜等設施,死者家屬懷疑漏電為事發原因。
現場/事發地附近通電設施正在檢修
男子發生不測的地方位于邯鄲市人民路與鐵西大街路口的東南角,據周邊群眾介紹,下大雨時這片區域會發生排水不及,經常積水。
7月30日,記者來到事發現場,男子倒地的位置附近有兩個通電的設施,一個是交通信號燈,一個是景觀路燈。來自交警、供電部門的維修人員均在現場忙著檢查處置。交通信號燈的燈桿上貼有明顯的提醒標志:小心漏電、切勿觸摸。其四周擺放著隔離墩,每當有行人靠近,便有人趕緊提醒遠離。景觀路燈無相應提醒,來自供電部門的維修人員表示,經過檢修,路燈沒有發生漏電等問題,“因為我們裝有保護裝置,只要漏電便會即刻斷電”,說著,他們指著燈桿里的一個白色方形裝置。
此外,據稱現場窨井下面還有其他部門的光纜等設施。
還原/男子倒地后多位好心人施救
記者注意到,附近有一座巡警崗亭。對于男子遭遇不測一事,據附近幾位居民說,他們當時看到一位身著制服的警察和路人一同將那名男子從雨水中抬離至空地,“面對危險還敢上前救人,令人贊嘆”。記者采訪時,事發當天值班的巡警正常輪值調休,并未在崗亭,記者未能聯系上。
附近擺攤的祝同新師傅告訴記者,事發時,他恰好從現場附近路過,看到一名巡警和行人將倒地的男子抬出來,他趕過去搭了把手,期間還進行了簡單的搶救,但人已經沒有了任何反應。隨后,又有幾名年輕人過來加入救援隊伍,他們一同將倒地的男子抬到了空地。此前有人撥打了急救電話,醫護人員很快趕到了現場。
幾經周折,記者找到了那幾名熱心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是徐松、王凡、翟永濤,均來自同一家名為“趣享網絡科技”的公司,因為辦公室居高臨下,看到現場發生的情況后,他們飛速跑到了現場進行救援。他們告訴記者,事發時男子倒在路面上,騎的電動車倒在身旁,他整個身體泡在了雨水里,一動不動,抬出來后人已經沒有了意識。
探因/具體死因需尸檢才能確定
醫護人員很快就趕到了現場,經過初步檢查,男子心跳、脈搏等已經停止,隨后眾人幫忙將其抬到救護車送往醫院。
參與急救的醫護人員來自邯鄲市第五醫院,據該院急救科主任介紹,那名男子拉到醫院后,心跳、脈搏等生命體征已經沒有了,急救科還是組織醫護人員進行了全力搶救,直至7月29日22時才最終放棄,遺憾地宣告死亡。院方無法為男子的具體死因給出最終結論,“人已經死了,得通過尸檢才能確定”。
采訪過程中,記者找到了幾位自稱死者家屬的人,他們懷疑是信號燈漏電最終導致悲劇發生,希望相關部門盡快查清原因。
附近幾位居民說,現場附近的交通信號燈前不久剛被貼上了警示漏電的標志。至于是否漏電不得而知。
7月30日上午,邯鄲市尸檢中心法醫對死者尸體進行初步查驗,并不能確定是電擊身亡的。死者身上確有電擊傷,但并不排除是醫院搶救過程中留下的,還需進一步調查。至于是否解剖尸體,要等家屬的意見。
進展/相關部門正在查找原因
記者了解到,死者姓郝,今年18歲,生前在附近某商場做保安實習,事發時穿著保安的工作服,或許因此被網友誤認為是警察。
邯鄲交警部門表示,郝某死因有待進一步調查。相關政府部門正在積極查找出事原因,排查安全隱患,相關調查結果會及時公布。
對于死者家屬和部分市民對交通信號燈漏電的質疑,邯鄲市交警支隊負責人態度明確,已經成立由副支隊長牽頭的處理小組,查清死者死亡原因,“如果查出是由于交警設施問題引起的,我們不回避責任”。
(請線索提供者領取線索獎100元)
記者手記
極速而至的海量信息并非都是真相
“人民路與鐵西大街交叉口,一名交警在積水中疏通車輛,不曾想紅綠燈漏電,因公殉職……”這是7月29日晚間流傳于網絡的一則信息,是這次不測的初始版本。
隨后,“交警”身份被否定,證實是一名保安。網絡繼而有信息說,一名保安在積水中騎行時,倒地身亡。
……
最后,記者采訪證實,這名保安其實是一名實習生,是一名無辜的路人。
7月30日10時許,邯鄲市交警部門通過官方微博稱,網傳7月29日傍晚發生在邯鄲市人民路與鐵西大街交叉口的一起“交警觸電殉職”事件,經查死亡人員并非交警,其死因有待進一步調查。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查找出事原因,排查安全隱患。相關調查結果會及時公布。
透過此事在網絡上傳播版本的一變再變,人們不禁感嘆事實遠非“眼見為實”這么簡單。隨著網絡、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人們隨手一拍便可以在各種社交平臺發布一則“新聞”,借助現代媒介迅速傳播。然而,網上信息紛繁復雜,極速而至,卻并非都是真相。面對海量信息,我們需要冷靜,需要核實,需要耐心。
(本報記者 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