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7月24日訊在山東東營,有這樣一位特殊的母親,她叫王芳蓉,今年78歲,平時靠撿垃圾為生,卻用辛苦攢下來的錢養大了在路邊撿回的兩個棄嬰。老人的行為感動了無數網友,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拾荒母親”。可如今,拾荒母親卻遇到了一個難題,究竟是什么呢?一起來看記者的調查。
“拾荒老人”撫養兩名棄嬰最大心愿是孫子長大當兵報國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調查》報道,根據網上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了山東東營市辛店街道辦事處唐家村,找到了王芳蓉老人的家。因為長期勞累,她的腰幾乎彎成了90度,已經無法直起腰走路。
在村里,很多街坊鄰居都知道老人撫養兩個棄嬰的故事,大家都很佩服老人。但也不明白,老人為何自己辛苦也要撫養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棄嬰。
老人說,以前家里很窮,靠種地為生,老伴在村里生產隊干活。而他們第一個收養孩子,就是老伴兒當年在村里干活的時候,撿回來的。
為了養活孩子,家境貧困的老兩口買了頭羊,就這樣,老兩口用羊奶把孩子喂大。后來棄嬰長大了,老兩口給孩子取名為“唐前進”,就這樣,前進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兒子。但就在孩子一歲多時得了肺炎,突然高燒不退,從此落下了偏癱的毛病,如今走路四肢不協調,基本無法照顧自己。
隨后,家里面又迎來了一名新成員,他就是唐夢鑫。老人說,這個孩子就是她九年前外出撿垃圾時,撿回的棄嬰。
就在去年,老伴因為腦血栓去世,大兒子在外打工,老二唐前進和兒媳基本沒有生活能力,所以一家老小的重擔全都落在王芳蓉老人身上。當時家里親戚都勸老人把孩子送給別人,可老人不忍心,她說自己再苦再累,也要養活孩子。
老人和兒子兒媳都有村里給的低保金,一年有幾千塊錢,再加上老人撿垃圾賣的錢,這就是這個四口之家全部的收入。老人很疼愛小孫子,平時自己不舍得吃,餓了就吃饅頭好的東西都留給了小孫子,只要小孫子喜歡的東西,老人都盡量滿足。
現在,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供孩子上大學。老人說自己6歲的時候被日本鬼子嚇跑了,她希望小孫子以后能有出息,長大了去當兵,去保護國家。

老人善舉轟動網友好心人愿意幫助棄嬰
老人的事跡經過媒體報道后,引起了網友的極大關注。很多好心人都來幫助老人和孩子。大家都被老人的善良無私打動,親切得稱她為“拾荒母親”。
在王芳蓉老人教育、撫養能力有限的情況下,10歲的夢鑫遇上了好心人解海棠。解海堂告訴記者,她是年前通過工作了解到老人一家的情況。通過接觸,她發現10歲的小夢鑫有個很大的問題,不愛跟人溝通,怕生,缺少這個年齡的孩子本該有的活潑天性。
“有點自閉,不和人溝通”,解海堂聽同學們說,同學都沒人和他玩的,就是太臟,村里再沒人跟他玩的,他缺少和正常年齡溝通的孩子。
由于之前接觸過類似的孩子,解海堂擔心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小夢鑫成長會受影響,和家人商量后,她決定把小夢鑫接到自己家,資助小夢鑫到市區上學。現在,她每周都會過來接小夢鑫回自己家住上幾天,洗洗澡,給孩子換身新衣服,帶孩子出去玩玩,看看外面的世界。
其實解海堂有兩個孩子,大兒女已經上高中,小兒子跟夢鑫一樣大,同時要撫養三個孩子,她告訴記者,壓力也很大。“假期把孩子帶回家,他就光和我兩個孩子交流,大人問他他都不說,我就害怕他會出毛病吧。因為如果十三四歲自閉的話,將來在社會上學壞的話,我覺得心里過不去似的。”

棄嬰收養容易落戶難小孫子遲遲沒戶口愁壞王芳蓉
78歲的王芳蓉老人幾十年如一日,靠撿垃圾,把兩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棄嬰撫養成人。這位樸實的拾荒母親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人間大愛。可老人年紀越來越大,照顧孩子也確實很困難,而且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小夢鑫的戶口遲遲落不上。
解海堂告訴記者,自己也咨詢過相關部門,這個問題很難解決。戶口解決不了,孩子以后上學就是個難題。那么,當地有關部門是否了解老人這個特殊的情況呢?
我們的記者決定帶老人去當地公安局了解情況。經過老人的一番解釋,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就明白老人的情況了。
“其實我們很早就知道老人的情況,已經反映到上級部門”,工作人員向老人答復,一定會幫老人咨詢解決辦法,給個說法的。因為老人的情況比較特殊,當時撿回孩子時沒有及時辦理收養證,所以現在還需要等待有關部門的回復。
記者又聯系到了當地民政局,了解到,由于大兒子已經有孩子,唐前進和媳婦身體殘疾,一家人都不具備收養能力。好心人解海堂告訴記者,因為自己也不符合收養條件,但是孩子不能一直沒有戶口,她跟老人溝通過,看是否有其他好心人能夠收養小夢鑫。
就像這位好心人解海堂說的那樣,或許有其他好心人收養小夢鑫,解決戶口問題,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目前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辦法。我們也希望王芳蓉老人能安享晚年,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