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日上午,記者將胎盤交給一名黃衣男子。
加工人員把胎盤粉末裝成膠囊 暗訪照片

胎盤烘干、磨成粉末制作而成的膠囊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王鋒 攝
該足療館內生產胎盤膠囊 記者高歌 攝
近日,市民張先生反映有人違規出售產婦胎盤,稱可以風干后磨碎裝成膠囊服用,一個胎盤可以裝一百七八十粒。加工人員稱胎盤膠囊可以治療女性不孕不育、男性少精等疾病,老人服用也可以強身健體。如果單獨加工一個胎盤需要300元的費用,用他們的胎盤再加工需要600元左右。
暗訪中,加工人員稱他們新購了加工機器,50分鐘可加工好一個胎盤再裝成膠囊,并稱他們的胎盤都是從正規醫院的產房買出來的。
市民反映
路邊發現出售胎盤膠囊廣告
“以前就聽說胎盤不允許買賣,他們這是明顯的違法行為,還敢在路邊貼廣告。”日前,市民張先生反映,他在桿石橋路邊發現一個公開出售胎盤膠囊的廣告,上面寫著可以出售產婦的胎盤膠囊。
張先生在咨詢時,加工人員介紹,頭胎是男孩的產婦胎盤比較有營養,價格也比較高。從醫院買的胎盤要經過篩選,如果產婦有肝炎等病,胎盤不會出售。加工人員表示,如果有人去加工,還可以報銷20元的打的費用。
記者暗訪胎盤及加工費一個600元
6月6日下午,記者根據小廣告上的電話和對方取得聯系,問是否有胎盤膠囊?李先生說:“有,我們的胎盤都是從正規醫院買出來的。”
記者問胎盤膠囊怎么制成和服用?李先生介紹,他們今年年后剛買了新機器,現在50分鐘就可以風干磨碎一個胎盤。一個胎盤磨碎后可以裝一百七八十粒膠囊,如果治療不孕不育,每天早晚各吃一次,一次吃5粒;如果是強身保健,一天吃一次就行,也是5粒。
“今年馬年生孩子的比較多,胎盤價格也低了,去年買一個需要三百五六十塊錢,今年我們從醫院買需290元,賣一個胎盤只賺50元費用。”李先生說。
李先生告訴記者,最好是自己找好胎盤去加工,這樣一個收取300元的加工費。如果確實沒有胎盤,他們也可以幫著去醫院買,買他們的胎盤再加工,一個胎盤是340元,加工費收260元,一共600元。
自稱從正規醫院購買胎盤
交談中,記者問胎盤都是從哪里買的?可靠嗎?李先生說:“這你放心好了,我們的胎盤都是從正規醫院買的,在醫院內部有親戚。”記者問胎盤是否放心?萬一產婦有遺傳病怎么辦?李先生表示,如果產婦有類似肝炎之類的遺傳病,醫院方面就會處理掉胎盤,不可能讓胎盤流出醫院。
在前期聯系中,李先生說他們用的胎盤是從正規大醫院買的。“你上次打電話后,我們剛從某婦幼保健院買了5個,一個人買走4個后,現在還有一個在冰箱里凍著。”李先生說。
膠囊加工點“藏身”足療店
為進一步了解胎盤加工點的情況,看胎盤如何加工成膠囊,記者通過私人關系找到一個胎盤。經和李先生聯系,其表示可以加工,收取260元的費用。
11日上午10點左右,在趵突泉南門西側的一個路口,記者和李先生見了面,他打開袋子看看胎盤說可以,“你跟我走吧”。
記者隨后跟著李先生走進回民小區一個小胡同,沿著小胡同往西走了約二三十米遠,在一個足療店門口,李先生推門走了進去。正在記者遲疑時,李先生說:“進來吧,就在這個地方。”
走進足療店,記者發現一名男子正在看電視,小店的面積有五六平方米大小。隨后李先生推開屋內的一個推拉門,里面還有一個小房間,李先生介紹,那就是加工胎盤的地方。
加工現場
不消毒不洗手直接加工
在足療店
停了一兩分鐘,李先生說咱們開始加工吧。進入加工胎盤的小屋,李先生先給記者拿來鞋套,記者當時光腳穿著拖鞋,鞋上有不少灰塵,李先生并沒有讓清洗。隨后他又給記者一個一次性口罩和一個藍色的一次性帽子,在墻上給記者拿了一件醫護人員穿的白大褂,記者發現白大褂上還有某三甲醫院的字樣。
加工胎盤膠囊的小屋面積有七八平方米大小,靠著西墻是一個櫥柜,西北角有一個洗手盆,南側是一個冰箱大小的機器,李先生說那就是加工胎盤的機器。南側的一個櫥柜上有一個和豆漿機一樣的東西,李先生說那是磨碎胎盤的機器。
一切準備就緒后,李先生從一個沒有開機的消毒柜中拿出一個不銹鋼盆和一把剪刀,他把胎盤倒在盆中直接用自來水沖洗,記者發現胎盤上有的地方已變黑,李先生說那是凍了的事,不影響效果。李先生在清洗幾遍后,用并沒有消毒的剪子把胎盤剪成小塊,稱這樣便于烘干。
隨后他把剪成小塊的胎盤放在加工機器中,在一個鐵盤上攤開后,李先生按下開關開始加工。不到2分鐘,記者聞到一股濃濃的血腥味,有點惡心想吐的感覺。李先生說這是加工時胎盤中的血水被擠出排出來。“我們這個機器山東省估計就一個,是我們干了多年總結經驗自己設計的,現在15分鐘就能烘干。”李先生介紹。
約15分鐘后,胎盤被烘干成焦煳樣的小干塊,李先生將小干塊倒入粉碎機器中,不到一分鐘基本磨成了碎粉,李先生打開看看,發現還有一個硬塊,直接用手拿出來扔進了垃圾簍。隨后其把膠囊空殼擺在一個小板上,把胎盤碎粉倒在上面,很快制成了205粒膠囊。隨后從櫥柜下面拿出兩個白色的沒有任何字樣的空塑料瓶,把膠囊裝進去遞給記者,說:“可以了,回家就可以直接服用。”記者付給他260元加工費后離開加工點,整個加工過程不到1個小時。
【相關鏈接】
胎盤不得買賣
對于胎盤歸屬及處理,2005年4月6日,衛生部曾發布《關于產婦分娩后胎盤處理問題的批復》。該文件明確規定,產婦分娩后,胎盤應當歸產婦所有。產婦放棄或者捐獻胎盤的,可由醫療機構進行處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如果胎盤可能造成傳染病傳播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告知產婦,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消毒處理,并按照醫療廢物處置。
此前,一位工商所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家尚未開放胎盤加工這一經營業務,特別是對個體工商戶,根本不可能獲批此種經營,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胎盤膠囊加工業務,要么是無證經營,要么是超范圍經營。(記者陳彥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