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濟南4月10日訊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這豆芽啊,咱們老百姓都很熟悉,把豆子放在容器里,澆上水,幾天就會長出豆芽來,既便宜,又營養(yǎng)好吃。不過最近有知情人爆料,市場里的豆芽良莠不齊,有些豆芽在生長過程中,可不是單純澆上水那么簡單,豆芽的生長過程中還加了一些特別的“作料”。接下來咱一起來看記者的調(diào)查。
3月31日15:00 記者來到張店某農(nóng)貿(mào)市場,在市場上記者找到了兩家攤位,一家是賣無根的豆芽、豆苗,一家是賣有根的豆芽,兩者每斤價格相差五毛錢左右。
記者:“你這豆芽有那種帶根的嗎?”
豆芽銷售攤點老板:“帶長根的,你咋吃!”
記者:“你這些豆苗也沒有根嗎?”
豆芽銷售攤點老板:“豆苗是割了去了,那是割的。”
豆芽銷售攤點老板:“這種是人工生,半個月才長這么高,有一種沒有根的,也是看著這么樣,那是機器生的,兩天就出來。使上藥使勁的催,你想想這東西不可能一下出就出來,兩天就出來,不使藥,它怎么出啊?”
有知情人告訴記者,農(nóng)貿(mào)市場的豆芽是從張店某蔬菜批發(fā)市場批發(fā)的,而豆芽批發(fā)商的生產(chǎn)作坊,就在傅家鎮(zhèn)小田村。
4月1日10:00 張店區(qū)傅家鎮(zhèn)小田村
豆芽窩點的房東:“來魯中市場那邊批發(fā)的,是一個姓吳的,他在西邊,在俺那院子里。”
記者:“他的豆芽都少錢一斤?”
豆芽窩點的房東:“那個我說不清楚。”
記者:“你的院子在哪個位置?”
豆芽窩點的房東:“從這往西,在最西邊。”
房東告訴記者,如果是自己買豆芽吃,還是到外面去買點好的豆芽,她不建議記者買這里的豆芽。
豆芽窩點的房東:“你要是自己吃的話,盡量還是別找他。”
記者:“他那豆芽是使啥?”
豆芽窩點的房東:“他就是使大缸使水潑,都用上無根豆芽素啥的。”
記者:“無根豆芽素是干啥的?”
豆芽窩點的房東:“它就不長根,再一個他去批發(fā),為了好看,他早晨起來,他在淘的時候,他就再放上漂白粉漂了。”
記者:“他的量大不大?”
豆芽窩點的房東:“大啊。”
記者:“得多大呢?一天生產(chǎn)多少斤?”
豆芽窩點的房東:“他那個老三,一天不得生產(chǎn)兩三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