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鐵”最初只是綽號,因為石煥明脾性像鐵
從左至右:石素珍弟弟、繼母、石鐵、警衛員
石鐵是副軍級干部,參加過抗日、解放戰爭
從左至右:石素珍、石鐵
時至今日,石鐵的女兒石素珍已經記不清自己父親參加抗戰時隸屬于哪一支軍隊,也記不清他這一輩子立了多少戰功,用她的話說,“這些都是可以忘記的”,但是有一些情景,如今已經77歲的她是無論如何也忘不掉的。
19歲參軍 休妻拋家舍業
石鐵1918年出生在河北保定一個中農家庭,本名叫作石煥明,“石鐵”是打仗的時候他的綽號,后來改成了真名,他是家里的獨子,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他鬧著要參軍,他父親那時候就一句話,“你要是去打仗,咱們斷絕父子關系,你的孩子我也不管了”,那個時候,石素珍才剛剛出生。可石鐵還是參了軍,那時候并沒有接著安排他上到前線,而是在順平縣做了個縣委書記,1943年的時候,石鐵被派往東北戰場,父親又搬出那一套,石鐵毅然決然地休妻離開,走之前他對家人說:“國家已在存亡之際,我輩只能舍生忘死”,連夜騎馬跑去打仗,那時候,妻子已經壞了他的第三個孩子。
26歲九死一生 腸穿肚爛被救回
一家人等了一年,等來的卻是石鐵戰死在東北戰場的噩耗,雖然石鐵妻子早有心理準備,可是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還是悲痛欲絕,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石鐵回到家鄉,全家才知道當年的噩耗是一個假信息。1944年東北戰場上,石鐵確實差點戰死,當時的他肚子已經被打穿,氣若游絲,是他的警衛員背著他,用一桿槍拼死殺出了一條血路,送到了大夫手里,當時還是一位日本大夫救治的石鐵,彼時的石鐵傷重到腸子被打斷,日本大夫是用狗腸子為石鐵接起來,奇跡的是,他居然活了下來。
31歲 解放后退居二線
石鐵是副軍級干部,參加過抗日、解放戰爭,腦袋每天是系在腰上,可最讓他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警衛員,1948年淮海戰役當中,曾經救過石鐵一命的警衛員在渡江的時候為石鐵擋了槍子,當場犧牲了,后來回憶起這些,曾經的鋼鐵戰士都會淚濕眼眶。解放后,由于戰爭對他身體的重創,石鐵基本退居二線,定居南京。
戎馬半生 史書里有他們的演義
2005年,時年87歲的石鐵因病去世,骨灰被埋在了南京,與在濟南定居的石素珍相去甚遠,但血濃于水,她還很清楚的記得當年抗戰結束她得知父親還尚在人世時的歡喜,12歲的小女孩,站在村口高高的土堆上面,等到了騎馬歸來的父親。細細算來,當年20歲參加抗日戰爭的年輕人,現在也已經97歲高齡,70多年前的他們曾前仆后繼的上戰場保衛國家,現在的他們也在一個一個的相繼離世。人死埋入一抷黃土,也許一代一代對他們的記憶會慢慢變淡,可是請謹記他們,史書中因為有了他們的演義,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和平年代。(新浪山東新聞 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