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留下一雙眼睛作為最后的感恩
最美癌癥媽媽成功捐獻角膜,為生命畫上圓滿的句號
水母網3月17日訊(YMG記者 慕溯通訊員 劉月明) “最后的日子里,李麗能為這個社會做的,只有這些了。”3月12日下午5點半左右,山東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完成李麗眼角膜捐獻摘取工作。丈夫劉照軍看著“容顏依舊”的妻子,說出了心里話。
李麗今年34歲,自2012年開始支持11歲的女兒做義工,為他人帶去溫暖。2013年9月,李麗查出患直腸癌晚期,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為了報答這份恩情,病中的李麗簽下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證書,成為我市第19例角膜捐獻者。12日上午,李麗因病離世,隨后眼角膜成功摘取,為生命畫上圓滿的句號。
“我媳婦挺偉大的”
“眼球不動吧?不能破壞吧?”在家屬同意書上簽字之前,劉照軍反復確認且唯一關注的只有一件事情——李麗的遺容是否會受到影響。在得知不會影響捐獻者容貌后,劉照軍才簽了字。
12日上午10時22分,李麗的生命體征徹底消失,劉照軍及親人默默地給李麗換上干凈衣服。隨后,劉照軍和開發區紅十字會取得了聯系,一家人等待山東省紅十字會眼庫的工作人員來摘取眼角膜。“把眼角膜捐給別人,讓別人能見到光明,我媳婦挺偉大的。”劉照軍說。
下午5時許,劉照軍再次低下頭,為妻子把胸前的藍色衣領整理好。山東省紅十字會眼庫工作人員用了20分鐘順利完成對李麗眼角膜的摘取工作。
愛心人士紛紛援助
今年2月份,一條愛心信息出現在各義工QQ群里:我們一位小義工的媽媽患癌癥了,大家快來幫幫她吧。這位媽媽就是李麗,從2012年起就全身心支持女兒做一名小義工。
在得知這一信息后,社會上的好心人紛紛伸出援手,“反哺”這位支持女兒做公益的媽媽。先是義工,再是義工的熟人,熟人的熟人,后來是陌生人。越來越多的愛心在這里匯聚。李麗夫婦都是有心人,他們在病房里準備了一個筆記本,上面詳細記錄了每一位捐款人的名字、金額……
這種溫暖給了李麗堅強的理由,也讓她想好了感恩的方式。“我想留下一雙眼睛,為需要的人提供一點兒幫助。”在和家人商量后,李麗決定把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代她看剩下的人生。“希望能通過我的這雙眼睛,看著我的女兒慢慢長大,將來考上大學、組建自己的家庭。”李麗說。
全市第19例角膜捐獻者
2月17日下午三點,煙臺開發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李麗的病床前,為她辦理了相關手續,她成為全市第19例角膜捐獻者。
據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李麗是今年我市第二例成功捐獻者。近年來,港城市民意識轉變,對器官捐獻有了新的認識,登記數量有所增加,目前僅遺體(角膜)捐獻登記人數已達500多人。目前我國角膜需求的現狀仍是供不應求,就我省而言,眼角膜捐贈與需求比例接近1:50。
據介紹,現在摘取眼角膜技術相對成熟,對逝者遺容損害比較小。所有捐獻者和眼球都要經過仔細審查,如果角膜被認定不適于移植,將被用于科學研究及教育事業。但捐獻者不能指定接收人,捐獻者的家屬也不會被告之受助者的身份。
“目前,正在聯系接受眼角膜的患者,一般按照病情的輕重緩急而定,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對象,若順利的話會在這一兩天內進行手術。”該工作人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