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山東濟南破獲“男同”聚眾吸毒案9人感染艾滋病
王某是一名男性同性戀者(以下稱“男同”),后來因感染艾滋病自殺。為給兒子討個說法,王某的母親跟蹤了王某的性伙伴,掌握了這些人的情況后,王某母親向濟南警方報了案。
濟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了解案情后,及時上報山東省公安廳及公安部,該案被公安部定為掛牌督辦案。禁毒支隊民警根據掌握的線索,將一個吸食毒品的“男同”團伙抓獲。2013年10月結案,抓獲的16人均為“男同”,后經檢查,發現已經有人感染了艾滋病。
“男同”自殺“男同”染艾滋病自殺母親報案
來濟南之前,王某和母親在東北生活,年紀輕輕的王某平時略有自卑感,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進入了“男同”圈,并且沾染上了毒品。其母親知道后,一直勸說兒子離開這個圈子,回歸正常人的生活狀態。王某也曾表示要離開,但圈內人時常和他聯系,讓他左右為難。
為幫兒子離開原有的生活圈,王某的母親帶著他從東北來到濟南生活。到濟南后,王某卻再次進入“男同”圈內,并且繼續吸食毒品。由于交往人員不固定,王某不幸感染上艾滋病,受到打擊的他最終選擇了自殺。
王某生前曾給母親說過,他吸食的毒品都是由身邊的幾個性伙伴提供的。為給兒子一個交代,王某的母親跟蹤了王某的幾個性伙伴,初步掌握了他們的活動規律,隨后向警方報案。
吸毒販毒“男同”團伙中多人吸毒販毒
濟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的辦案民警接到舉報后,立即對幾個嫌疑人進行了跟蹤。隨后,一個叫“小宇”的人進入警方視線,“小宇”經常在網上聯系“男同”人員,聯系后再約到一起吸毒。
據媒體報道,我國男同性戀者達2000萬人。“男同”們平時有固定的聊天群或其他溝通交流方式,“小宇”就經常在這樣的群內招攬吸毒人員。一旦有人和他聯系,他們再采用其他聯絡方式,單獨用QQ聊天,或者用微信等方式交流。據辦案民警介紹,他們在辦案中發現,“男同”們都非常信賴對方,一旦和對方取得聯系,確定性伙伴關系后,對方勸說其吸毒,“男同”也會很快接受。去年2月底,辦案民警在槐蔭區一旅館將“小宇”抓獲,從其身上搜出毒品。民警根據掌握的線索,逐步將涉嫌吸毒的“男同”人員抓獲。去年2月28日,民警在歷下區將另一名涉毒“男同”林雨抓獲,他供述了在“男同”圈內販賣病毒從而牟利的犯罪事實。在抓獲的16人中,其中多人涉及吸毒販毒。
感染艾滋16名“男同”9人感染艾滋病
辦案民警介紹,濟南警方破獲的“男同”吸販毒團伙人數眾多、關系復雜,大多成員既是吸販毒人員又是艾滋冰毒攜帶者,他們為了在發生同性關系時提高興奮度經常吸食冰毒。由于吸食冰毒后精神亢奮,發生亂交、群交或不帶安全套的性關系,加劇了艾滋病的傳播。
該起被公安部督辦的案件于2013年10月結案。截至目前,濟南警方抓獲的“男同”團伙吸毒案已到案16人,其中已有9人確診為艾滋病患者,占總人數的56.7%,其余人員由于艾滋病檢測存在潛伏期,目前無法確認是否感染艾滋病毒。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相關鏈接
“男同”涉毒人員中有人還是本科學歷
濟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警方破獲的“男同”吸毒案屬于公安部掛牌督辦的案件。案件破獲后,警方總結了案件的四大特點。
涉及人員多、地域廣,吸販毒現象在“男同”群體中發展蔓延快。警方抓獲的“男同”有青島人、臨沂人,還有菏澤人。由于“男同”間特有的認可度,他們很容易接觸到毒品,造成“冰毒”等新型毒品在“男同”群體中發展蔓延。
有的吸毒人員具有兩性伴侶,危害性大。據涉案人員供述,不少“男同”為尋求刺激,在進行性活動前,往往吸食毒品尋求快感。辦案民警介紹,有些“男同”具有雙性戀角色,他們既有自己的女性伙伴,也有男性伙伴。“男同”感染艾滋病后,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男同”伙伴,也可能傳染給自己的女性伙伴,造成更多人的感染艾滋病。
“男同”涉毒人員中,個別人還有高學歷。“他們甚至有公司領導,還有教師等職業,有幾個人還具有大學本科學歷。”辦案民警介紹。
“男同”吸毒群體打擊難度大。在該類案件偵查過程中,尤其在抓捕、審訊時,偵查人員有被感染艾滋病的風險。歷城區一位禁毒民警曾在抓捕毒販時被抓傷,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辦案;長清區禁毒民警抓獲一名吸毒人員后,在審理過程中,吸毒人員采取故意摟抱、撕咬等過激行為威脅辦案人員。“禁毒戰線的民警風險性比較大,涉毒人員與其他犯罪分子相比,反抗性比較強,有時看見公安民警他們聲稱自己感染艾滋病故意撕咬辦案人員。”該負責人說。
另外,由于監管部門、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艾滋病毒感染者一般不予收押,造成吸毒成癮人員難以隔離戒毒。濟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大對涉毒人員的管理,吸毒人員只要是構成犯罪的,目前都被采取收監看管。(文字: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