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不是市政規劃道路嗎?小區物業為啥又設置門禁不讓社會車輛通行?"近日,不少市民反映,興濟河山景明珠花園小區段,物業在河南岸本屬規劃道路的路段上安裝門禁系統,阻止社會車輛通行。而2012年11月,物業就曾在此設卡,當時被有關部門叫停并限期整改。而物業則稱對該路歸屬問題存有異議。
市民》 物業設卡封路,繞行要用半小時
10日下午,記者前往位于郎茂山小區西側的山景明珠花園小區。沿著興濟河南岸公路向西行駛不遠發現,這條路已被山景明珠花園小區的門禁系統卡住,車輛進出都需要刷卡或向保安打招呼,而在小區西側,物業也同樣設立另一道門禁"封路"。
值班保安稱這里就是小區的"東門",門禁系統使用已有十多天了,外來車輛路過他都會勸其繞道行駛。
這條路不是市政規劃道路嗎?怎么成了小區道路?保安稱這條路挺"復雜",路是開發商建的,現在歸物業管。
小區居民王女士稱,門禁使用后,小區居民都需要購買門禁卡,車輛才能駛入小區。"一張卡85元,沒車位的還得租車位才給辦卡。"
記者了解到,小區物業曾于2012年11月前后就在這條路上設卡封路,但由于屬于規劃道路,交警部門和城管部門曾專門就此責令物業限期整改。
"這條路東連七里山西路,西連郎茂山路和建設路,早晚高峰走這條路比走二七新村南路省不少時間。"市民張先生稱,封路后他不得不繞行二七新村南路,趕上擁堵,就得多用半個小時。
"怎么開發商建了小區,這條路就成了小區道路?"張先生說。
物業》 本就是小區道路,市政一直未接收
"設計規劃中,這條路就是小區道路,只是碰巧東西貫通了建設路等南北向道路。"山景明珠花園小區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尚先生稱,這條路是開發商和物業在管理養護,幾個月前開發商剛投入了70萬元用于修路。
尚先生解釋,開發商建設小區前,這條路并不存在,小區開始建設后這條路才由開發商出資鋪設成水泥路,在原規劃中也屬于"小區道路"。
尚先生稱,開發商拿到這塊土地時,興濟河河道中心往南都屬于他們的建設用地,既在建設用地范圍內,小區物業設立門禁管理不存在問題。
對于2012年底相關部門責令限期整改一事,尚先生稱,責令整改只是為了緩解早晚交通高峰。"當時交警部門和我們達成協議,早晚高峰時,允許社會車輛在該道路由東向西單向通行。"尚先生稱,協議未涉及道路性質。
限期整改成了協議?門禁設立是否導致這一政策失效?尚先生稱"不是很明確"。
"原則上我們不允許社會車輛進入小區,但現在是門禁使用的過渡期,物業還是以告知為主,有外來車輛通過我們一般也放行。"尚先生稱。
對于既然是小區道路為何變成規劃路一事,尚先生稱這是河道管理方面的新政策所致。
"新政策規定河道兩岸道路屬于規劃道路,但這一政策制定是在小區規劃建設之后,開發商在建設前經過了層層審批。"尚先生稱。
"修路時河道南岸整條道路是同時進行的,但東段都是市政出錢,而到了小區這段,市政不再出資。"尚先生稱,說是規劃道路,但市政部門一直無人前來交接。
市政部門
開發商 未將道路上報
記者了解到,2012年小區設卡封路引發爭議時,濟南市市中區市政工程管理局就該路段性質做出答復時稱,該道路名為"沿河路",屬于"規劃路"。
針對小區物業所說市政部門一直無人交接一事,市中區市政工程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稱,這不符合相關程序。
"按照程序,開發商需要先將相關道路上報,市政部門接收到上報材料后進行驗收,達到標準的納入到市政道路系統。"由于開發商未將該道路上報,工作人員稱市政部門也難以開展驗收程序。
該工作人員表示,"最近幾天,我們接到了不少市民投訴,工作人員兩次去小區調查情況。"由于物業工作人員推稱領導不在,市政部門未見到相關負責人。工作人員稱,道路的歸屬和管理權將是落實的重要方面。
記者在市中交警大隊了解到,對于小區物業封堵規劃路一事,交警部門也正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