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大學生1600米長跑訓練中突然倒地,心跳呼吸全無,校醫務室、120急救車和醫院接力搶救,小伙子猝死兩小時后奇跡生還。有媒體10日在病房看到,小伙子氣色不錯,醫生說很快就能出院。
11月22日上午,武昌一所高校正進行學生體能測試,大二的小伍在1600米長跑中,突然毫無預兆地倒地。5分鐘后,他被師生們抬到該校醫務室。當天值班的是一名諳熟急救知識的麻醉醫生,他發現小伍呼吸心跳全無,立即實施了心肺復蘇和氣管插管。
上午11點40分,小伍被救護車送到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中途搶救始終沒有中斷。入院后,急診部主任唐忠志和李小平等7位醫生輪番上陣進行胸外按壓。12點10分,心電監護儀上終于出現微弱信號。急診部ICU負責人趙志剛介紹,猝死患者入院搶救半小時無效,即可宣告死亡,這個微弱的信號給了他們很大信心。12點35分,經過近兩小時不間斷搶救后,小伍恢復了呼吸和脈搏。
事發后半小時,遠在安徽省安慶市的父親得知兒子出事,花兩千多元包了輛的士從老家趕來。“家有6畝地,兒子總是回家搶著干農活。”父親老伍說,今年8月份兒子還頂著40℃高溫收稻子,每天干七八個鐘頭都沒事。先前學校也曾組織過體能測試,小伍還打電話炫耀過自己的好成績。得知兒子突發重病,他覺得難以置信。
當天下午5點,伍先生在重癥監護室見到仍處于昏迷狀態的兒子。一周后,小伍終于挺了過來,各方面恢復良好,轉入普通病房。隨后的檢查中,醫院也未發現小伍有任何可能引發猝死的基礎性疾病。據《武漢晚報》
記者連線
臨時救助可以這么做……
面對猝死,我們怎么辦?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青島市中心醫院急救中心的尹作民醫生。尹醫生跟記者說:“導致猝死的原因有很多種,以心臟病突發為多數。”
尹醫生還告訴記者:“如果身邊有人猝死,尤其是針對心臟病突發的,我們首先應該撥打120急救電話,然后運用心肺復蘇術對患者進行臨時救助。首先,我們可以抬抬病人的肩膀,在病人耳邊大聲呼叫,觀察是否還有意識,同時注意病人是否有呼吸和心跳;然后,要把病人放平,把兩手重疊,在病人兩乳頭中間,進行垂直按壓。對于成人來說,按壓的起伏應該大于5厘米,而頻率應該在每分鐘100次左右。我們可以每按壓2分鐘左右的時間,停下來觀察病人的反應,并且在10秒鐘的時間內繼續按壓病人,一直等到專業的醫護人員剛到現場。”
尹醫生特別提到,對于一般人來說,如果不掌握特別專業的技能,不需要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只需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即可。“對于成人來說,猝死出現情況最多的就是冠心病發作,而一旦冠心病發作,最好是在4到6分鐘之內對病人進行心肺復蘇,一旦拖得時間久了,救治的難度就會加大很多。”記者 任加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