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近八旬,本應兒孫滿堂在家安享天倫,但是77歲的徐沛青老人卻在外流浪。由于他跟老伴十分愛狗,在家中養狗會影響鄰居生活,他只好帶著十多只流浪狗從家中搬到橋底居住(本報曾報道)。這么大年紀的他能否熬過一個個的冬夜,讓不少知情的好心人非常擔憂。11月18日,記者來到山東路澳柯瑪立交橋下,見到了這位老人。
與狗做伴橋底安家
18日早上7時許,島城寒風凜冽,讓穿著厚衣服的人們都感覺到了初冬的寒冷。澳柯瑪橋下在睡覺的徐大爺下意識地將被子、毛氈裹得再嚴實一點試圖擋住寒風,患有精神殘疾的小兒子和有心臟病的大兒子睡在他東側。他們身邊酣睡的多只流浪狗蜷縮著,一只警覺的狗首先發現了靠近的記者狂吠起來,狗叫聲此起彼伏。徐大爺并沒有被狗叫聲吵醒,因為他已經習慣了行人通過時引來的狗叫。滿地的廢品、十多只流浪狗 、幾個破爛沙發和三個人組成了橋底下的這個“家”。
記者了解到,老人真正的家在鎮江路上,由于收養了不少流浪狗,影響鄰居的生活,加上房子門窗破爛,家中堆滿了廢品住不下這么多人,他們來這里居住已經近一年,老伴生前帶著幾只狗留守在家中。
老伴家中腦出血去世
“老人太可憐了,為了這些流浪狗露宿街頭。”當日早上,在周邊停車場上班的看車員姜先生一如既往為徐大爺送來了熱騰騰的包子。不忍心看到年事已高的老人大冬天睡在街頭,姜先生經常來幫助他。姜先生介紹,老人的老伴十天前在家中犯腦出血,守候在老太太身邊的幾只流浪狗通過狂叫喚來了外人,但也未能挽回老太太的生命。
“這么大年紀了,也想回家住 ,但是實在沒辦法收拾房子,孩子們又幫不上忙。”看著徐大爺在橋底受凍,記者也勸他回家住。談到自己的房子,徐大爺一臉迷茫。原來,徐大爺的房子屬于以前單位的公租房,由于老伴生前撿了不少廢品將家中堆得滿滿當當,加上門窗等破爛不堪,以前腿部受傷留有后遺癥的他實在對收拾房子無能為力,兩個兒子一個精神殘疾一個身體不好更是指望不上。
居委會愿意幫忙收拾房子
隨后,記者在熱心人姜先生的帶領下來到了徐大爺位于鎮江路上的房子,只見房子的門窗破爛不堪,從屋門的破洞看到里面廢品堆積得滿滿當當,人進去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還有四只狗在里面看門,滿屋的廢品存在火災隱患 。看到前來采訪的記者,此處的一位居民只說“太可憐了,你們呼吁一下幫幫他們吧!”
經過記者和姜先生的勸說,徐大爺終于同意將這些流浪狗送出去,廢品也可以處理掉。隨后,記者聯系到了市北區大名路房管所,工作人員王先生介紹,由于老人的房屋是公租房,按照房屋維修基金的使用規定 ,戶內的門窗等不屬于公共設施 ,所以無法啟用維修基金來修繕,只能由住戶自己修繕。
記者又聯系到了老人所在的市北區寧夏路街道辦寧夏路社區居委會,提起徐大爺一家的情況,居委會的陳主任十分了解。她向記者介紹,此前居委會也去勸老人將屋子內的垃圾處理掉,但是老人一直不舍得。如果老人同意,居委會將聯系人員幫著他清理屋子內的廢品,方便老人搬回家。
天氣越來越冷,盼望著老人早日搬回自己的家中,對于徐大爺的情況,本報將繼續關注。
文/圖 記者 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