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濱州11月6日訊 陽信孫先生的孩子意外骨折去了沾化一家專門治跌打傷的醫院治療,治療完畢后按照新農合去報銷費用,卻本地和醫院都不能報銷,這可讓患者家屬為了難,一切都是合法報銷,為啥我們的就不給報呢?
孫先生是陽信縣人,今年4月份,他的孩子在學校的一次活動中左腿受傷導致小腿恥骨骨折。因為聽說沾化縣有一家叫做徐澤三正骨醫院治療骨科較好,就選擇去了這家醫院。之后,在這家醫院住了將近一個月后終于傷愈出院,現在腿部的鋼板還沒有取出來,共計花費了一萬一千多元。看著孩子問題不大了,這時候他想起自己都參加了新農村合作醫療,于是就想把那塊費用報出來。
首先,他詢問了自己老家的新農合辦公室,有工作人員告訴他,沾化縣就只有這家醫院不給報銷費用。隨后,他又找到沾化縣徐澤三正骨醫院,醫院告訴他,他們也無法給他報銷新農合的費用,只能給補償一塊。
“這段時間,因為孩子在學校入了保險,所以先著手辦理保險理賠的事情,現在保險理賠下來了,按照醫院的規定,我就去醫院辦理新農合的報銷。”孫先生說。
今日,記者來到沾化縣徐澤三正骨醫院了解情況。在該院的結算室,一位工作人員在查看了記者帶來的發票復印件后,于另一位工作人員多次關上小窗口商量。大約半小時后,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發票的數額,只能給報銷900多元的費用。但是,這個還不是新農合的報銷,是醫院對患者的一個補償,這又是為什么呢?該工作人員解釋,因為這個患者是陽信縣人,該縣對在他們這里看病的患者不給報銷,所以,醫院只能給與一定數額的補償。其中,一半的費用不屬于報銷范圍,另一半按照20%進行,算下來也就是900多元。而具體哪些治療費用不能報銷,該工作人員拒絕解釋。
記者了解到,該醫院是一家正規的醫院,在其網站上清楚的寫著是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那么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對此,沾化縣新農合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解釋,根據相關新農合規定,各縣區二級以上醫院互認,只是政策略有差異。沾化縣徐澤三正骨醫院是市級定點的二級醫院,應該可以進行新農合的報銷。而孫先生是陽信縣人,按照規定,應該回到參合地進行報銷。
隨后,記者聯系了陽信縣新農合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在電話中表示,按照正常情況,應該給與在徐澤三正骨醫院治療的自己縣域的參合村民報銷。但是他們發現,在該醫院治療的病人治療費太高,尤其是材料費,加成率太高,幾百元的材料能賣到幾千元,所以他們認為這家醫院是在套取農合基金,所以在今年的四月份就停止了對在這家醫院看病的本縣群眾的新農合報銷。“我們沒有說不給大家報銷,只是先停一下。”該負責人稱。因為該醫院不屬于本縣,即使發現該院在行醫過程中存在違規,也無法進行監管。發現該院的問題之后,他們就通知了該院的院長,希望該院能否進行正規,對患者合理收費,但一直沒有得到回復。現在凡是在該院治療過的陽信縣參合群眾都有登記,只有等到年底他們匯報濱州市衛生局對該院進行監管,結果出來后再進行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