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矗立在德州禹城市張莊鎮黎濟寨村村頭的一座13節經幢,今年6月9日、29日兩次被盜,經公安部門立案偵破,犯罪嫌疑人鋃鐺入獄,被盜文物全部被追回。(見本報9月24日A13版)
近日,記者邀請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碑刻和佛造像專家張廣存一道,赴禹城探望了該座國家二級文物、省一級保護文物,意外從中發現一段幾被遺忘的歷史。
文/片 本報記者 喬顯佳
經幢傾斜40度不倒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黎濟寨村經幢二次被盜后,禹城警方成立專案組抓緊破案,僅用27天即告破。目前,除了6月9日被盜的兩節還暫存當地派出所,其余已運至黎濟寨村委大院內存放。
黎濟寨村支書孝言祥對記者說,他小時候常爬到經幢上玩,當時經幢下還有土臺子,有的孩子和泥貼到經幢上印字、“印小人”。村里還沿襲一種風俗,有小孩的家庭會到經幢面前,選一個雕刻的人物“認干娘”,遇到肚子疼或受了驚嚇,給“干娘”磕個頭就好了。
黎濟寨村幾位村民回憶,“文革”時,經幢傾斜得厲害,斜度足有30-40度,但就是不倒,直到被人刻意拉倒,之后又被村民扶起,一直是村民心目中的鎮村之寶。
黎濟寨軍事地位很高
記者在村委大院看到,11節經幢體量很大。其中一節經幢“承盤”上刻有蝙蝠和類似鎮水獸的浮雕。其他的有刻力士形象的,有刻兩條游龍的,還有忍冬青等紋飾,雕工精美大氣。經幢正反面還各有卯榫結構。
省石刻藝術博物館專家張廣存仔細釋讀了經幢上的部分文字,發現刻文中有“齊州黎濟寨兵馬監押監鞠稅”、“鄆齊棣濱博等州巡檢羅颙”內容,張廣存說,兵馬監押監是一個官職,相當于今天的師團級,后面的巡檢羅颙官職更大,“鄆齊棣濱博等州”分別代指鄆城、濟南、無棣、濱州、博山等地,有點像今天的軍分區司令。足見當時的黎濟寨軍事地位很高。
碑文中還有“祭酒兼御史大夫騎都尉齊州黎濟寨兵馬監押監鞠稅”一句,張廣存分析,祭酒是封建朝代翰林院眾學士的最高主管,有點兒像今天的“教育部部長”,御史大夫則相當于今天的“司法部部長”,足見鞠稅身份不一般。
碑文并非名家所寫
黎濟寨村現存的這座13節經幢,村民盛傳是由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手書。
省石刻藝術博物館專家張廣存仔細辨認后認為,該經幢既然建成于北宋早期,而歐陽詢屬于唐初人士,相隔數百年,因此經文不太可能是歐陽詢所書,而且北宋時期,經幢很少特意請名家來寫,但不妨礙其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黎濟寨這座經幢上的文字,盡管書寫工整,但與歐陽詢書法比相形見絀。
經幢被盜案告破后,4名盜賊分別被判有期徒刑4年至3年不等,并處罰金3萬至4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