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規劃設計院宿舍住戶強堵居民路,不該!
炊家富
9月22日,山東某知名論壇爆出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部分住戶,用40多卡車建筑垃圾趁夜色強行封堵對面同一小區居民出行路,并引發群體肢體沖突的惡劣事件。消息一經傳出,頓引熱議——規劃設計院宿舍強堵居民路,底氣何來?
和很多旁觀者一樣,在始作俑者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部分住戶尚未對其“封堵行為”做出更多“官方”解釋之前,筆者并不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但在這場引發了群體性肢體沖突的矛盾激化過程中,筆者所看到的只是3個無法繞過的基本事實——
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與同一小區西片區之間存在某種利益糾葛或意見分歧;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通過采取阻斷對面同一小區居民通行道路的方式迫使“對手”就范;建筑垃圾給居民出行和消防安全造成安全隱患,阻礙了對面片區居民的日常出行,并招致無辜居民被動卷入,引發群體性沖突事件。
縱觀上述3個基本事實,不難看出,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部分人員用建筑垃圾強堵居民路的行為,于法于理,明顯存在三大“不妥”。
首先,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部分住戶用建筑垃圾強堵居民路行為,與國家向來倡導的“法治”理念背道而馳。
據筆者了解,在濟南規劃設計院的規劃圖紙上,規劃設計院宿舍和西邊這一片小區是一個小區,就叫“偉東四區”。按照規劃,一個小區之間能建上一堵高墻嗎?最知道國家規定的設計院員工們自然心中最清楚。至于為什么設計院住戶堅持認為這是兩個小區,開發商心里最清楚。是開發商置國家規劃于不顧,答應把設計院宿舍辟為“封閉院落”。開發商的錯誤為什么要讓雙方居民擔責?
另外,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分歧或利益沖突實屬正常,出現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如何“依法”處理矛盾、化解矛盾。縱觀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部分住戶用建筑垃圾封堵對面社區居民“出路”的極端做法,和人們在警匪片中歹徒挾持無辜群眾威嚇警方的情形有何兩樣呢?所以,建議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管理者有法依法,有理說理,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倘僅憑一時性起,就肆無忌憚地對“手無寸鐵”的無辜居民示強耍橫,法治環境下,遲早有“賠了夫人又折兵,吃不了兜著走”的那一天。
其次,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部分住戶用建筑垃圾強堵居民路行為,嚴重破壞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氛圍和和諧大環境。
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是當前和今后的頭等大事。鄰里間出現矛盾分歧,古人尚且明白“萬里家書為一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睦鄰友好”相處之道,作為后來者,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住戶又有什么理由在“構建和諧社會”、打造“中國夢”的干事創業大環境下,拒絕倡導、續寫“六尺巷”“仁義巷”等美談,僅顧“一己之私”,肆意制造更多社會不和諧音符呢?
在全國都在重視走群眾路線的今天,一個政府機構下屬單位的職工,怎么能堵了百姓的路?在全國都在拆除違章建筑的形勢下,作為熟知規劃的設計院住戶,怎么能用建筑垃圾在大路上制造垃圾山?誰給了他們這樣的權力和膽量?
再次,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部分住戶用建筑垃圾強堵居民路行為,與其自身社會責任和角色定位明顯偏離。
眾所周知,規劃設計是一個城市成長發展的基礎和靈魂,而規劃設計院則是這個基礎和靈魂的實際掌控者和締造者。既然用建筑垃圾阻斷居民路的始作俑者是濟南規劃設計院宿舍部分住戶,濟南規劃設計院等各級政府領導對此就難脫干系,倘哪位設計院的領導非要“坦言”自己對自家“著火”的“后院”一無所知,未免有點太牽強。但倘領導“知情”,那這40輛重卡連夜運來封堵居民道路的建筑垃圾又該作何解釋?這40多車建筑垃圾是誰出資運來的?動用的是什么資金?如果是規劃設計院出資,誰給了他們這樣的權力?如果是業主集資,那么,問問他們是不是共產黨員和公職人員,每個人出了多少錢?如果誰也沒出錢,那么,使用的是誰的公權力?此類連夜匆忙“上馬”的“突擊建設”,是濟南城市規劃大盤中既定的“永久建筑”,還是專為喜迎“十藝節”而臨時增建的“景觀”項目?倘“師出無名”,如此龐大的建筑垃圾運輸和“后期綠化”的費用又將從哪里列支?
退一萬步說,若一個城市規劃設計院連“自家”的“后院”和相鄰社區都規劃的“矛盾重重、一塌糊涂”,動輒就得依靠“群毆”來解決彼此紛爭,那么,居住在該市的城市居民,又有什么理由相信這樣的規劃設計院能把整座城市規劃設計好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