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小長假,大明湖吸引了不少游客。但在大明湖新區,卻出現了拿著簇狀魚叉叉魚的“漁民”,讓景區大煞風景。大明湖工作人員稱,由于景區管理部門沒有執法權,對此很無奈。不少市民表示,管理部門明令禁止釣魚,他們卻在叉魚,希望有關部門出臺措施制止。
本報9月22日訊(見習記者 李師勝) 9月21日上午,記者在開放的大明湖東區南岸看到,有三人拿著簇狀、帶倒鉤的魚叉在湖邊叉魚。魚叉尾部接著長繩,可以將魚叉投擲到七八米遠的湖面后拖回。“今天陰天,湖水中含氧量降低,所以平常生活在湖底的魚會因缺氧而游到水面上。”專門給三名叉魚者拎魚的人說。
記者在其拎著的綠色袋子里看到有兩條魚的輪廓。“一條黑魚,一條鯉魚,都四五斤,今天捕到的魚算小的。”這名拎魚者稱。隨后其向記者展示了捕到的兩條魚。記者看到,魚身上被插了好幾個洞,鯉魚的魚頭幾乎離了魚身。這一舉動也引來不少游客觀看拍照。
“快點扔啊!可惜又錯過了!”一名叉魚的男子對正在叉魚的同伙喊道。大明湖的湖水渾濁,很難看清楚魚的位置,叉魚者主要是通過水面冒出的氣泡判斷魚的位置,也就是魚游到水面換氣的一剎那將魚叉投出。
因為很難確知魚的位置,投擲也有偏差,一名穿黃色外套的叉魚者在多次投擲無果之后,只能到一處有大片荷葉的地方叉起了蓮蓬。幾番投擲,三個蓮蓬被魚叉叉了上來。
21日仍是中秋假期,有不少游客在湖邊觀賞大明湖景色。有好奇的游客甚至跟著叉魚的人沿著湖邊走,看其是否能再叉到一條。也有不少外地游客看到這一幕對此表示了譴責。“有些殘忍,以前對大明湖的印象是‘夏雨荷’,現在變成無視規定的捕魚隊了。”一名來自廣州的游客對記者說。
記者看到,在湖邊還有一個不用魚竿,直接將魚鉤甩至遠處湖面釣魚的男子,湖邊還有三三兩兩的游客拿著網捕魚的,在小東湖位置,不少游客在湖邊撈起了泥鰍、小蝦。
禁止垂釣 成一紙空文
當叉魚的四人走到大明湖岸邊一處游船管理處時,管理處的幾名工作人員也被吸引過來,但在詢問、查看一番之后并沒有其它舉措。記者隨后采訪了大明湖景區的管理人員。
“大明湖在處置釣魚、叉魚、用網捕魚方面很尷尬,景區并沒有針對市民捕魚方面的執法權。”景區一名工作人員稱,只能是景區安保人員加強巡查,發現后進行勸阻,不能采取沒收捕魚工具、罰款等措施,“以前曾經出現過景區管理人員與捕魚的人沖突的事件,從法律方面說,我們是處于劣勢的,所以只能賠錢了事”。景區工作人員對此也很無奈,“我們曾向主管大明湖景區的濟南市園林綠化局反映,但是協調之后并無明顯效果”。
濟南市釣魚協會的一名會員稱:“濟南市約有20萬釣友,只能驅車幾十里到城外去釣魚,大明湖以前也設過垂釣區,可以考慮重新設立,這可以減少景區管理人員的麻煩,也方便我們垂釣。”
一名經常在湖邊鍛煉的市民則稱,經常可以看到有來大明湖釣魚的,晚上來釣魚的更多,叉魚的也見過好幾次了,“景區明明有規定禁止垂釣,他們卻用魚叉叉魚,讓人看后很氣憤。叉魚的人無視規定,破壞了大明湖的形象,也可能使外地游客對濟南人形成不好的印象,希望景區與有關部門出臺有力措施制止這種不文明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