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8月24日訊 都說,"千金難買老來瘦",說的是人老了,瘦一點不容易得病,有利于身體健康。可當別的老人對"肥胖"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在青島即墨市普東中心社區張戈莊一里村65歲的張瑞英阿姨最近卻在拼命"增肥",不但每頓吃下三四個饅頭,而且在一日三餐之外還要加兩三頓飯。她為什么吃這么多呢?這背后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
上午10點,并不是吃飯的點兒,可張瑞英已經在吃她當天的第二頓飯了。張瑞英已經65歲了,幾十年來吃的都是粗茶淡飯,從來沒對身體這么上心過,如今為何會特意補腎呢?張瑞英說,自己堅持進補已經三個月了,體重長了近30斤,而她這么做,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子。
孫剛今年37歲,表面看上去和常人無異,可實際上,他的尿毒癥已經到了晚期。去年秋天一查出病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全被打破了。孫剛再不能上班,還要打針、吃藥,每個月透析一次就要3000多,家中有限的一點積蓄很快被掏空了。
母子連心。在兒子陷入絕望的時候,是媽媽的堅強和鼓勵,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兒子的病一天比一天重。醫生告訴張瑞英,孫剛的病要想根治,只有一個辦法:換腎,可巨額手術費卻一座大山一樣,橫在了全家人面前。再說,腎源又到哪里找呢?
今年春天,張瑞英得知,如果家人與兒子配型能成功,不但能解決腎源的問題,還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老伴配型不成功,希望只能寄托在張瑞英身上。但讓母親把腎捐給自己,兒子無論如何不答應。張瑞英沒有一絲猶豫,開始一趟趟往青島跑。也許是張瑞英的執著感動了上天,化驗的最終結果是,張瑞英和兒子的腎臟配型很成功。但大夫告訴張瑞英,她有些貧血,必須多吃飯、多補充營養,才能做手術。于是,張瑞英開始加餐,加營養,爭取迅速"增肥",盡快為兒子捐腎。
當你的親人需要你做出巨大的犧牲,捐出你的一個腎給他,在這樣的情況下,您會作出什么樣的選擇呢?在這道選擇題面前,這位偉大的母親沒有絲毫猶豫。之前我們曾經報道過武漢"暴走"媽媽陳玉蓉,為了給兒子捐肝"暴走"減肥,和她一樣,暴食母親張瑞英,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祝愿母子倆都能夠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