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濟南消息 昨天下午4點左右,在龍洞景區,一位市民帶著三歲的兒子爬山時迷路,被困在山中。父子倆位處半山腰,上下都是懸崖峭壁,地勢復雜,最終,歷時近6個小時,在救援隊員的幫助下,父子倆才安全回到山底。
市民徐先生說,昨日下午兩點帶著3歲的兒子外出游玩,看一下自然的景色。徐先生騎上摩托車,從黃崗載兒子一路來到了龍洞景區,并選好了一條上山的小路。到了山上一看,徐先生猛然發現自己迷了路,身邊樹木高大,根本辨不清方向。徐先生帶著孩子在四周兜兜轉轉了近一個小時后,兒子有些累了,并開始哭鬧,徐先生只好撥打了報警電話,當時為下午4點鐘左右。
民警趕到景區,通過與被困的徐先生通電話,終于確定了他和孩子的位置。但經過對附近環境的勘察,父子倆被困的位置處在半山腰,上下都是懸崖峭壁,地勢復雜,直接施救存有困難,民警于是聯系了濟南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18:30左右,救援隊的十幾名隊員趕到現場,父子倆所處的山東側,攀登有難度,隊員商量決定繞到山的另一側,19:30左右開始上山。
父子倆被困的山,在當地被稱為“簸萁掌”,景區中最高的山頭也不過只有400米左右,但山體植被覆蓋率高,在山里很難辨別方向,這也給救援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天逐漸黑下來,通過和徐先生通話,雖然父子倆并沒有受傷,但孩子的情緒已經不穩定,一個勁地哭鬧。半個多小時后,兩名救援隊隊員抵達山頂,在山底隊友的指揮下,在距離父子倆20米的垂直高度,看到了受困二人。
晚上十點半左右,所有人才安全回到山底。
救援六小時
18點<<他們就在對面山上看得見卻夠不著
搜救工作從16點接到報警時開始,民警、協警等數名搜救人員進入景區。18點半左右,龍洞派出所副所長江永峰急急忙忙地從景區開車出來。他告訴記者,通過對話,民警已經找到了被困的徐先生父子倆的大概位置,就在龍洞景區老君崖南側一座山上。這座山,因為四周山勢陡峭,立面頗多,形似個簸箕,村民給起了個名字叫簸箕掌山。徐先生父子倆就被困在半山腰上,往下是懸崖,往上再走十幾米也是懸崖。“龍洞景區太大了,就是我們民警,也找不到從哪條路能到徐先生的位置。”江永峰告訴記者,每年都有景區困人的事情發生,他也多次爬過這些山,但是憑著這多年的經驗,他也想不出來到底該怎么上去,他也想不出徐先生是怎么誤打誤撞走進這里的。
19點20分<<山路狹窄,僅容一人通過
發現警方力量有限后,民警向濟南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發出求援。19點20分左右,救援隊趕到。探清徐先生父子倆的位置后,隊長羅軍和救援隊元老付學杰組成了臨時搜救小隊,決定從“簸箕”的另一側繞過去。
山路難走,不僅雜草叢生,有些小路窄的,僅容一人通過,身子左側便是峭壁。終于將近40分鐘的徒步攀爬后,經過和山下大本營燈光的對比,兩人確定基本上已經到了徐先生被困地點的斜上面,兩人需要在其間找一條路,接近徐先生。
20點10分<<最后300米路用了20分鐘
救援隊員付學杰告訴記者,和記者分開后到找到被困的徐先生父子倆只有大約300米,但是這300米路,幾乎花了20多分鐘的時間。這一帶山坡的坡度都在45度以上,而且喬木茂密。而且有好幾次,付學杰和隊長羅軍眼看著就到了被困的父子倆面前,卻被一道陡峭的山路擋住了去路。“那個地方我們倆險些沒過去。”隊長羅軍說。
搜救隊基地站的同伴告訴記者羅軍是全國攀巖冠軍,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組織起了這支公益搜救隊。付學杰也是搜救隊的元老,他們兩人說危險的地方,肯定不好走。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20點10分左右,通過呼喊,徐先生和付學杰羅軍兩人取得了聯系。確定基本方位后,徐先生被要求保持體力,留在原地別動,付學杰和羅軍兩人向父子倆靠近。
20點28分<<父子倆情況還好身上只有些刮傷
20點28分,付學杰和羅軍兩人終于找到了被困的徐先生父子倆。“父子倆情況還好,身上只有些刮傷。”對講機里傳出最新消息。
找到徐先生后,付學杰和羅軍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恢復體力。此時距離搜救隊開始上山救援,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救援人員體力消耗嚴重。
21點03分,搜救隊沿原路返回,在山頂與記者會合。此時每個人身上都是大汗淋漓,3歲的寶寶趴在爸爸懷里哭喊著找奶奶。山頂上有一處十余平方米的開闊地帶,搜救隊伍停下來休整,給小寶寶補充水分。回家的路雖然累,但是輕松多了。徐先生和大家說起了爬山的原因,他說,他只是想帶著孩子看看風景。
22點40分<<終于回家了孩子還有些低燒
下山的路,因為天色已黑,回程的路更加難走,因為徐先生抱著孩子,羅軍和付學杰開始尋找更好更安全的路走。腳下全是到膝蓋的雜草,尋找一條安全的回家路,在這樣的夜晚,對于專業救援隊來說,也有挑戰。在回程的路上,兩次走錯了路,不得不返回,重新尋找。
終于在22點40分,救援隊伍來到山腳下。小寶寶還在昏睡中,救援隊給孩子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鹽、葡萄糖,給孩子測體溫。結果發現,孩子稍微有些低燒。龍洞派出所民警趕緊帶著孩子和徐先生趕往醫院。臨走時徐先生一直對救援人員表示感謝。本版文/圖 記者 曹建民 陳心如
提醒
每年有人被困山上爬山一定要結伴
龍洞派出所協勤隊長張忠良告訴記者,這已經不是他在龍洞派出所就職以來第一次參與被困人員的搜救。昨日下午,上山下山的爬了4次,懸崖峭壁他都去過,最后確定了徐先生的位置。
“也許是龍洞景區太出名了,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可是景區開發的情況并不好,很多地方還是原始山道或者村民放牧踩出來的羊腸小道,一到夏季,雨水豐沛,很多山路都被雜草覆蓋,山上樹木又極為茂盛,很容易迷路,可偏偏這時候來景區游玩的市民多。”張忠良告訴記者,每年至少有一次有人被困山上。
“夏季爬山,最好要結伴,至少兩個成年人。不要走陌生道路,尤其是夏季。另外一定要安排好時間,留出足夠的下山時間,一定不要貪圖眼前的風景。”搜救隊長羅軍提醒說。
鏈接
●2011年,8月2日晚20:00左右,王先生一家六口被困在龍洞山上,找不到下山的路。經過龍洞路派出所和濟南市消防特勤二中隊7個小時的努力,于凌晨3時,將被困群眾安全帶回。
●2010年9月18日,下午1點多,5名濟南市民去爬龍洞山。當晚7點,他們開始下山,因為霧氣重且下雨,無法找到下山的路,結果被困。直到晚上11點30分,他們才在閃爍警燈的幫助下走下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