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在公交車上遭遇安全事故,額頭被撞破,兩個多月后,公交公司賠付3000多元——不曾想,其中3000元賠償金竟全部是1元硬幣,加起來足足20多公斤重。這件事發生在山東省青島市。
今年5月11日,青島市民尹先生乘坐374路公交車時,突然一個急剎車,他的額頭被撞出血。經協商后,青島公交集團城陽分公司374路車隊答應賠付尹先生3100多元。7月17日,374車隊通知尹先生去領錢。7月18日下午,尹先生趕到車隊。讓他意外的是,錢雖然拿到了,但除了100多元紙幣外,剩下的3000元全是1元硬幣。
“這些硬幣100個一包,一共30包,我總共用了兩個大袋子才裝完。”尹先生說。經稱重,這些硬幣重達20.95公斤。好不容易把硬幣扛回了家,尹先生又遇到了難題:清點錢數時,他和老伴看得眼花,根本清點不過來。再者,這些零錢啥時候能花完?在家里堆放也不方便。
尹先生對此備感無奈,公交公司為什么不能賠付整錢,這是不是在故意刁難乘客?此事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引起網絡熱議。很多網民認為,公交公司不厚道,故意為難乘客。
7月19日,青島公交集團城陽分公司黨委副書記朱莉向媒體回應表示,公交公司絕對沒有刁難乘客的意思,尹先生當時去財務拿錢,財務上確實沒有整錢。朱莉承認,374車隊安全人員與財務部門事先沒有溝通好,應該讓財務準備好整錢后,再通知尹先生過來拿錢。
青島公交城陽分公司財務科長姜天勝告訴記者,尹先生到時已是下午4點左右,剛好財務上沒有整錢,也來不及出去兌換了。“我們當時告訴他,如果硬幣不方便,可以暫時不拿錢,等我們兌換成整錢后,再讓他過來拿。”姜天勝說,但尹先生嫌路途太遠,最終還是把硬幣拿走了。
尹先生表示,他去一趟374車隊,路上要轉幾趟車,來回得六七個小時,加上家里有病號,他實在拖不起了,只好當天把40多斤重的硬幣背回家。
7月19日下午,青島公交城陽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來到尹先生家登門道歉,并將之前賠付的零錢兌換成整錢。
關于此事的處理基本結束,但這件事折射出公交行業面臨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如何兌換零幣。青島公交集團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島公交集團有220多條線路,每天要收進80多萬元零錢,每年光清點零錢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成本,去銀行兌換也有個過程,有時銀行也忙不過來或者不太熱心兌換零幣。
根據相關規定,商業銀行不能拒絕接收儲戶零錢存款,但實際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難。一位不愿具名的銀行業人士表示,大批量零錢存儲,也要考慮銀行的承受能力,這種存儲需求必須“適量”,當數額較大時,就必須考慮到銀行的人力和現金庫存等情況。
據媒體公開報道,2011年,泉州公交公司的8名員工到銀行排隊取號后,拿出總額5萬元的一元紙幣存款,導致辦理業務的四五個窗口全部“癱瘓”,后面的客戶開始抱怨并投訴。銀行最終只好報警求助。
青島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盡快把零錢兌換出去,公交集團曾經向員工下過任務,化整為零地把兌換任務分到每個員工身上,但有時在銀行也會碰釘子,效果一般,特別到年底時更難兌換。“沒辦法,公交公司只好自己去對接超市、飯館、藥店等,能換多少算多少。”
不過,采訪中這位負責人一再表示,“銀行也有難處,而且我們以后兌換零錢還得求著人家,不敢得罪啊。”
零錢兌換的難題,幾乎在全國公交行業都普遍存在。票款收入是公交企業重要的收入來源,零錢長期得不到兌換,會影響工資發放、車輛維修、燃料購進等環節,甚至會威脅到公交車輛的正常運營。
近年來,隨著IC卡的推廣普及,零錢兌換的難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這個老大難問題仍存在。“以前也多次呼吁過,但效果始終不太好。”青島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這一難題,有人建議公交公司專門面向社會開設零錢兌換業務。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則建議推廣自動貨幣兌換機,功能類似ATM,不僅接收大面額的鈔票,還可以隨意存兌零錢。
在青島市民楊先生看來,“公交行業涉及民生,銀行也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銀行可以開通專門兌換零錢的窗口,有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對拒絕存兌零錢的銀行進行處罰。”
本報青島7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