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特保”影響雙星、賽輪業績
可惜的是,去年還在榜單的賽輪股份和青島雙星遺憾出局。根據2013年中國500強企業榜單統計,注冊地為山東濰坊的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以 72.53億元營收,9.09億元幸運登上榜單最后一位。 去年分別排名489、492名的賽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雙星股份有限公司難覓蹤影。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青島雙星股份公司2011年營收達到63.15億元,2012年下滑至59.08億元,其凈利潤自2010年下滑明顯,2010年凈利潤36.43億元,2011年凈利潤36.11億元,2012年凈利潤下降至21.01億元。賽輪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營收達到63.90億元,2012年增至70.75億元,凈利潤也從10.50億元增至16.03億元。巧合的是,青島雙星和賽輪股份都是中國較大的輪胎行業公司,近幾年受美國對華輪胎特保措施影響較大,而為期3年的特保措施已于2012年9月26日到期,業內普遍認為半鋼子午胎產能和出口比例均較高的公司如賽輪股份將最為受益,效果或將體現在今年的產值和利潤當中。
“中國溢價”正在消失
記者注意到,從整體上看,今年500家上榜公司的總收入為26.18萬億元,總利潤為2.17萬億元,總市值為24.86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加了約10% 、3%和9%。這表明2012年是近三年來利潤增速最小的一年,也是總市值(以2012年年底的市場價格為準)持續兩年下跌后有所回升的一年。但是與此同時,500強公司作為整體的估值水平繼續在下降,總體市盈率僅為11.4倍,而此前三年分別為21.2倍、13.5倍、12.2倍。
“市盈率持續下降反映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放緩的一種悲觀預期,以500強為代表的大型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已經與國際估值水平基本一致,這說明中國資本市場日益成熟。”劉文儉教授認為。
傳統行業迎關鍵時刻
不難發現的是,不管是李寧、森馬這些老牌運動服裝企業,還是方正科技這樣相對高科技的計算機產業,近些年都出現了利潤的持續下滑。一位券商分析師認為,一方面是這些企業本身的創新和銷售能力有待跟進,另外一個不可忽略的壓力是來自電商網購的高速增長。青島大學金融學博士張宗強認為,不得不承認的是,傳統行業迎關鍵時刻。“對于大部分傳統商業而言,他們或許意識到未來的潮流趨勢,卻難以真正抓住關鍵的切入點。” 記者 劉姝婷 周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