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賀文兵
這幾日,長沙氣溫飆升,再次開啟“蒸饅頭”模式。下午3時左右,長沙城區各站點測得的最高氣溫都在37℃以上。被高樓環繞的楊家山、五一廣場等區域空氣交換能力差,聚熱能力強,最高溫突破了40℃,堪稱“火盆”。而就在前昨兩日,本報熱線96333接到多名環衛工打來的電話,他(她)們想請求本報向社會呼吁:給個地方讓他們歇個涼加個水打個盹。關于環衛工人們的苦惱,您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請撥打本報熱線96333告訴我們。
街頭目擊
頂著烈日工作找不到歇腳地
昨日下午3時許,當空烈日曬得人頭上冒油,負責清掃八一路路段的女環衛工徐梅(化名)將馬路上的垃圾清掃干凈后,迅速來到阿波羅商業廣場門口,蹭著從商場里吹出來的冷氣。“環衛工如果也有個像交警一樣能歇歇涼的房子就好了。”面對記者的采訪,滿臉汗水的徐梅一臉羨慕地說。她所指的“像交警一樣能歇歇涼的房子”是裝了空調的交警崗亭。
“太陽那么毒,當班時間又長,環衛工必須不停地在自己負責清掃的地段來回巡視保潔。”開福區一環衛所所長說,每到夏季,環衛工中暑是“家常便飯”。
“我負責清掃的路段沿線有三四家銀行,銀行空調開得足,中午銀行客人少的時候我會跑到銀行門口小坐一會兒,吹吹冷氣。”在芙蓉中路,46歲的男環衛工劉春明告訴記者,因為穿著環衛服,他不好意思進那些單位的門。另一名50歲的唐姓女環衛工則委屈地說,有一天,自己帶的茶水喝完了,因為渴得受不了,她壯著膽子進了一家證券公司的門,想去衛生間灌上一瓶自來水解渴,結果被保安趕了出來。
記者在市內多個路段采訪時看到,環衛工們在清掃間隙,有的坐在樹下、有的坐在橋底下小歇、打盹。
記者調查
經費有限環衛工難享補貼
“作業中的環衛工人有沒有間固定的房子歇歇涼加加水?”就這一問題,記者電話采訪了市環衛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環衛部門經費有限,場地有限,根本不可能給環衛工建休息室,更別說裝空調了。
“以前車站北路今朝賓館路段有一個環衛工休息房,配備茶水電風扇等,但那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休息房變成店鋪了。”芙蓉區一名50多歲的男環衛工告訴記者。據了解,長沙的數千名環衛工都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根本招不到長沙本地人”。市環衛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工資低,這些環衛工都是連續干上兩個班,這樣可以拿兩個班的工資。可即使這樣,一個月下來,他們的工資加起來也不超過2000元。
按國家規定,夏季高溫工作人員都可領取高溫補貼和降暑物資。“在一線作業的環衛工因為不是編制內人員,所以沒辦法享受這種待遇。”雨花區一環衛所長說,每到夏季,局里和所里會想些辦法為他們發些高溫物資,大都是一些單位送過來的慰問品,如西瓜、綠豆、白糖、人丹丸、風油精、清涼油等。由于“僧多粥少”,往往分發到環衛工手里也就那么一點點。
“環衛工干著最臟最累的活,一年四季風里來雨里去,社會應該尊重他們。”市人大代表龍鳳舞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讀者朋友,如果你想為環衛工避暑歇涼加水支招,請撥打本報熱線96333說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