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興飛 董釗
7月1日早上,104國道濟南長清區張夏鎮石店橋附近,一輛載有9名農民工的越野車翻入路旁深溝致6死3傷(見本報7月2日A12版報道),有關運送農民工的車輛安全問題因此再次引發關注。2日,記者在省城采訪中發現,許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為省錢省事,乘坐超員車的情況非常普遍。
干零活五六年,沒坐過正規客車
2日早上5點,在濟南臘山河西路與清源路路口,槐蔭交警大隊民警對過往車輛例行檢查。此時有不少面包車從這里經過,里面的乘客又多是從周邊縣市區進入濟南市區的務工人員。
近6時,交警查獲的一輛核載7人的面包車內載有13人,車內的后座已拆下,取而代之的是長條木凳和馬扎。來自長清的農民工老李告訴記者,他們從長清大學城出發,要趕40公里路到位于桑梓店的工地!拔覀兌际亲@樣的車,應該沒事兒!崩侠畈灰詾橐獾卣f。而在另外一輛被查車輛上下來的務工者老孟則稱,他知道這樣的車不安全,但是沒有別的選擇。他出來干零活五六年了,都是乘坐這樣的車。
在這個檢查點,1個小時時間內,交警共抽查10輛面包車,發現有8輛存在超員情況,交警部門依法對這些車輛進行了處罰和分流。
核載7人面包車,竟然塞進15人
2日早上5時許,在全福立交橋的西北角聚集著兩三百名等零活的農民工。記者采訪中獲知,這些農民工大都來自附近的縣市,他們幾乎都有搭乘過超員面包車的經歷。
他們表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面包車,主要是考慮到成本和方便。“坐正規長途客車一趟就得10元錢,還得到車站去坐,坐自己村的面包車來回才5元錢,還能直接送到家門口。”家住齊河的張師傅這樣告訴記者。
5點25分,一輛白色小面包車停在了農民工人群前,透過窗玻璃,記者看到,車內后排座位改造成了三排木凳子,乘車的農民背靠背擠在一起,共有13人,而面包車車門依然敞開著,在又塞進去兩名農民工后,面包車才向工地駛去。
“上車就是有活干,擠點怕啥。”農民工洪斌告訴記者,現在勞務市場干雜活的小工干滿一天可以掙150元,如果一天找不到活干,損失就得上百元,和每天上百元的損失相比,農民工并沒有把“送工車”安全當回事,幾乎沒有農民工會和老板談包車條件。
正規拉客客車
干不過超員車
在全福立交橋西北的公交停車場門口,7輛小面包車在等待著生意上門。透過車窗記者發現,4輛面包車將后排的座位拆除改成了長凳子。一位老板模樣的男子和司機談好價格后,轉身從人群中領出來十多個農民工。
記者以租車名義和一位面包車司機聊了起來。司機告訴記者,他是濟南天橋區大橋鎮人,每天一早把家附近的農民工拉來后就在這里等租車生意,晚上再把人拉回去。司機告訴記者,他的車看起來小,但裝十三四個人沒問題。記者問從這里到40里地的港西立交附近多少錢?司機稱160元,下午還管接。
在全福立交東北角,十多輛稍大的面包車引起了記者注意。記者詢問后得知,同樣的40里路程,這些大點的面包單趟就要收取120元。
司機楊師傅告訴記者,由于車型比較大,收費也較高,他的租車生意遠不如小面包車。“我這個車能裝20多個人,但小車硬撐也能裝十五六個,如果小車能裝下,租車老板一般不會租大的!
濟南歷城區交警大隊一名民警對此稱,除了安全和守法意識淡薄外,違法成本低,也是許多“送工車”經常超員的一個重要原因!搬槍Τd20%以上的面包車,現在的處罰標準是罰款200元,駕駛員扣6分。”民警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