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富曉
高考過后剛剛一周的時間,考生的個人信息就開始在網絡上叫賣,內容包括考生姓名、學校、聯系方式、家庭住址、家長電話、出生日期等。6月17日,記者聯系到一位賣家,對方表示,他手里有山東、山西、北京、湖北等多個省市考生的信息。
這位賣家稱,山東省27萬考生的信息,網上叫賣的價格是1300元,“主要是會考成績較差的學生”。隨后,記者支付了部分費用獲取了18名濟南考生的信息。經記者一一驗證,所有資料竟然完全正確!
讀者朋友們,您對這件事怎么看?有沒有受到相應的騷擾?您對這事有多少了解,歡迎給本報記者發郵件探討。
賣家稱手握多省考生信息
雖然今年的高考成績尚未發布,但數量龐大的考生信息,如今已經在網絡上公開叫賣,并且明碼標價。
與往年相比,通過網絡搜索引擎,很難搜索到“高考考生信息”,類似的關鍵詞都已經被屏蔽。不過,直接通過騰訊QQ搜索好友,名為“高考名單”、“高考信息”等昵稱的QQ用戶,卻能搜索到幾十個。
17日上午,記者以一家培訓機構的名義,先后添加了四名昵稱為“高考名單”的QQ好友,一名號碼為“770315083”的用戶,很快就與記者取得了聯系。
不過,與其他的網上賣家不同,這類賣家的服務態度,看上去比較“!。一上來,他就跟記者強調了幾個原則:別亂砍價、別啰嗦、別嫌貴、別問資料來源……
隨后,記者通過QQ小心翼翼地跟對方交談。這位賣家告訴記者,17日更新數據之后,目前他手里有北京、廣東、山西、山東、湖北等多個省市高考考生的信息,“山東的有27萬條信息,1300元,不還價!”
對方所提供賬號是山西的
記者表示,今年山東高考考生數量超過50萬人,為何少了許多信息。對方很鄙視地答復:“好學生誰會報你們這樣的學校?主要是會考(注:學考)成績較差的考生!”
記者試圖想壓低價格,每每有此苗頭,對方很快就會發來四個字,“不要別回!”之后,記者問及付款方式,對方答復網銀轉賬即可。
這位賣家隨后給記者發來了一個郵儲銀行的賬號,賬號為6221881600014959107,賬戶名是“朱道”。經記者證實,對方提供的這個賬號是山西的。
為了防止被騙,記者提出要驗證部分考生信息。對方有些不耐煩地接受了,不過,他提出“驗證信息一條10元”。
記者驗證部分信息無誤
記者決定驗證部分濟南考生的信息是否正確。對方告訴記者,單獨要一個地方的考生信息,最低價300元,謝絕還價!“濟南考生有13000條!300元你賺了,不砍價!”他說。
上午10點,記者先給對方轉賬50元,對方截圖發來了5條考生信息。信息包括學校、考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監護人聯系方式、民族等。記者撥通了這5個考生留下的電話號碼,說明來意之后,確認相關信息完全正確!
記者再次與賣家提出,“因為老板擔心信息有誤,再驗證一部分”。對方態度也變得友好起來,“理解,都是給領導干活的,不容易!轉賬吧!”這次,記者又往對方賬戶轉賬50元。
這次,賣家變得大方了些,截圖發來了10余條信息。經記者一一驗證,這13條信息也完全正確。記者特意詢問了考生平時的學習成績,幾位家長的回答都差不多:“平時成績中游吧,不是很好。”
民辦院校是主要買家
對于考生信息的來源,網上賣家“高考名單”只是表示:“做一行有一行的門道,我們有自己的門路!彼苑Q做這行多年了,都是客戶口碑相傳的!斑@種第一手的資料,價格自然會高,過一段時間,變成二手三手,就不值錢了”。
在與網上賣家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平時找他們購買考生資料的,主要是一些民辦大中專院校、教育培訓機構,甚至還有駕校的招生人員。
“民辦院校最多,他們招生困難!”另一位網名叫“北京”的賣家告訴記者,“每年高考過后的這段時間,都會有人出來購買,這個群體市場前景太好了!
省城一所民辦高校的招生人員證實了這一點。這位招生人員告訴記者,從2003年開始,每年高考成績出來之后,他都會忙著奔赴聊城、菏澤等市招生。
“招一名學生的提成,現在漲到了四五千元。招生除了在高中門口設點咨詢外,考生信息是最為重要的工具!彼f,“拿到信息后,招生人員都會逐個給考生打電話、發信息,甚至對照著家庭住址,直接發放錄取通知書。總是會有落榜者被學校的宣傳吸引!
多位家長質疑泄密渠道 律師稱應完善相關制度,建議司法機關追責
□記者 王富曉
6月17日,記者從網絡賣家處獲得了部分濟南高考考生的個人信息。在驗證這些考生信息真實與否過程中,一名肖姓家長向記者表示了擔憂:“萬一有人想利用孩子的信息來敲詐勒索,或者詐騙,孩子涉世未深,很容易上當受騙!
另一位宋姓家長也非常痛恨地說,“孩子的信息是通過什么渠道泄露出去的?真是該把泄密的人繩之以法!”
多位家長都懷疑:這種大批量、分類別的信息,很可能是學校、教育等部門的渠道泄露出去的。“要不然,賣信息的人咋知道學生學考成績一般呢!那些保送的學生信息,他們怎么不賣呢!”一位在段店批發市場從事個體生意的家長氣憤地說。
不過,據記者了解,除了這些“正規渠道”,一些釣魚網站、電腦黑客也可能是竊取考生信息的罪魁禍首。
有消息顯示,假冒高考志愿填報網站在最近兩周內激增了上百家?忌谶@樣的網站填報高考志愿首先是無效的,而在填報資料的同時,考生的個人信息就被竊取了。
對于泄露考生信息一事,山東才有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治國認為,考生的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電話等信息屬于個人隱私,一旦遭到泄露,會給他們帶來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據張律師介紹,根據我國刑法和民法的相關規定,任何個人和單位,未經本人允許,不得披露上述信息;造成相應后果的,應當承擔對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教育機構和主管部門存在泄露考生信息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不過,張治國也提到,目前我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還不夠,對大量泄露、出售考生信息的行為缺乏有效約束。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完善相關信息管理制度,并在大量泄露考生信息的事件中引入司法機構進行追責,嚴厲打擊泄露考生信息以及類似不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