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中午,378路公交車司機趙師傅駕駛公交車從撫順路左拐上哈爾濱路,突然車頭左前側發出一聲驚呼,只見一名中年女子坐倒在地,連呼被公交車撞了。趙師傅見狀急忙停車將車上乘客疏散下去,然后撥打110和120,結果,倒地女士打電話叫來5男2女,其中5名男子上車將趙師傅一頓拳打腳踢,兩名乘客及一名路人上前勸阻也險些挨拳,直到有圍觀者稱已經打電話報警,7人連同被撞女士一起打車迅速離開。
公交左拐刮倒一行人
13日中午,市民侯先生撥打本報熱線96663反映,哈爾濱路與撫順路路口的一輛378路公交車上,車內的駕駛員被幾名男子圍在車上,幾人廝打在一起,司機很快被眾人打倒在地,直到車下有人喊報警了,那幾名男子才停手。
記者隨即趕到事發地,此時那輛378路公交車已經從路口轉移至路邊的哈爾濱路公交車站,車下兩名公交車車隊的工作人員正在協助民警調查此事。“我們接到司機電話就過來了,當時打人的那幾個人都已經跑了。”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被打的司機被 120急救人員送往海慈醫院救治。
記者在醫院急診大廳見到了被打的378路公交車司機趙師傅。據他介紹,當天中午12時30分許,他駕駛 378路公交車沿撫順路北向南行駛,在路口他正常左轉上哈爾濱路,結果在即將駛過哈爾濱路路口的人行橫道時,突然聽到車頭左前側傳來一聲喊叫。“我趕緊停車一看,一個中年婦女倒在車前面,大喊著公交車撞人了。”趙師傅見狀立即把車停穩,將車上十幾名乘客疏散下車。
5男子圍毆公交司機
“當時正在拐彎車速不快,而且估計就是倒車鏡什么的刮了她一下,我下車仔細看了看她身上也沒有傷口。”趙師傅說,他立即回到車上開始撥打110和122報警 ,而被刮倒的那位女士掏出手機不停打電話。
趙師傅說,就在他等候民警前來處理此事時,沒成想卻等來了一頓暴打。事發后不到5分鐘,不知道從哪里來了5男2女7個成年人。其中2名女子留在車下陪著那位被撞的女士,而其余5名男子徑直沖到車上。“他們指著我的鼻子就開始罵,我想跟他們解釋當時的情況,結果對方一個人上來就是一拳。”趙師傅說,隨后那5個人拉著他的衣服把他拽離駕駛座開始拳打腳踢。
“他們要是一兩個人的話我還能招架一下,結果5個人一起打我一會兒就把我打蒙了。”趙師傅說,自己很快被打倒在地,對方對著他的頭部和背部又是一頓踢打。記者注意到,趙師傅背部衣服上還留有兩個明顯腳印。
趙師傅說,當時現場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直到有圍觀者稱已經打電話報警了,打人的這5名男子才停手。等趙師傅在好心市民的攙扶下坐起來時,打人的5個人連同那名倒地的女士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則被隨后趕到的120急救人員送到醫院救治。
目擊者稱女子闖了紅燈
鞍山路派出所的兩名民警在事發后也趕到醫院調查此事,民警表示,將向被打的趙師傅及現場目擊者詳細調查此事,爭取盡快找到打人者。
記者在現場找到當時在路邊靠活的兩名小貨車司機,他們目睹了事件的整個過程。“當時公交車從撫順路北向南左拐上哈爾濱路,那個女士是從路口北向南橫穿哈爾濱路,公交車車頭已經拐到哈爾濱路上,結果車頭左側可能是刮了那位女士一下,她倒在了地上。”小貨車司機王先生說,公交車趕緊停了下來,司機也下了車,后來被那位女士罵了一頓,“可能司機也被那個女士罵急眼了,回了幾句。”據王先生說,當時那位女士倒地的位置距離斑馬線還有一段距離,而且當時是闖紅燈過馬路。而記者在路口觀察發現,撫順路左拐上哈爾濱路的信號燈綠燈時,哈爾濱路的人行橫道信號燈始終是紅燈,佐證了目擊者的說法。
勸架者也差點被打
隨后記者又輾轉聯系上兩名更近距離接觸此事的目擊者,市民閆先生當時正坐在378路車上。“司機一直打電話報警求助,這種事故誰都不愿意發生,但是沒想到被刮的那位女士叫人把司機打了一頓。”閆先生說,他和另外一名乘客以及一名路人上前勸架,結果遭到那幾名男子的一頓呵斥,“我們要是再往前靠也準得挨揍。”
市民逄先生是當時上前勸阻的那名路人,13日下午記者聯系上他時,逄先生還在為這件事生氣。“撞了人是司機不對,但是找人來把司機打一頓就更不對了,而且還這么囂張,我們好心上去勸架還想連我們也打。”逄先生說,他注意到,其實那名被撞女士應該傷得不重,因為打完人后她自行從地上爬起來,然后攔了兩輛車跟打人者一起跑了。 文/記者 景毅 圖/本報記者 何毅(署名除外)
■調查
事發路口車多人多事故多
記者在事發路口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此處交通秩序相較其他路口要復雜得多,首先此處為哈爾濱路、撫順路以及南寧路三條路的交叉口,交通信號燈也多,過往車輛同樣非常多,一旦有車輛或行人不守交規,路口就會堵成一團。
除此之外,該路口處撫順路還有一個較大的坡度,尤其北向南走下坡路的車輛如果控制不好車速,極易引發事故 。
更為麻煩的是,此路口附近居民區密集,還有一個大型的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人流量非常大,但是真正遵守交通規則按信號燈指示過馬路并走斑馬線的卻是少數。記者在路口觀察的10分鐘內,先后有約50名路人闖紅燈橫穿哈爾濱路,這讓一些直行或者左拐到哈爾濱路的車輛只得減速避讓,有些大膽的行人更是從車流縫隙中穿行,現場一度險象環生。
“這個路口交通事故太頻繁了,不是車撞車就是車撞人,不熟悉路口的司機或者路人到這里一定要多加小心,寧肯慢點多等一會兒也別冒險搶行。”撫順路市場的管理員李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說。
13日下午,記者從海慈醫院了解到,受傷的趙師傅已經做完頭部及身體檢查,醫生將根據檢查結果做進一步治療。隨后,記者從警方了解到,民警正在積極尋找打人者 ,也希望有知情者提供相關線索。天氣日漸炎熱,市民遇到突發狀況容易上火做出不冷靜的舉動,為此民警提醒,出現意外狀況應首先撥打110或122向警方求助,盡量避免意外之外的意外。
■新聞快評
規矩硬一點,脾氣就小一點
有目擊者說,行人闖紅燈本就不對,也沒走斑馬線,被刮倒后又叫來幫手毆打公交司機,這位女士的脾氣有點大。
這么說并不是故意向著公交司機 ,畢竟,行人過馬路時屬于相對弱勢的一方,需要廣大駕駛員朋友的謙讓包容與呵護,公交司機沒注意而把行人刮倒,也要負一定的責任。但是,讓人憂心的是,如果破壞交通規則者不僅沒有一點“不好意思”,反而立即開罵,并底氣十足地找幫手毆打司機,未免太讓人失望和遺憾。
設立紅綠燈,畫上斑馬線,本來是為了保護行人,但有些行人根本不把這些為保護自身安全而設立的“規矩”放在眼里,踐踏起來不僅毫無羞愧,反而理直氣壯,不客氣地說,當前社會上的不少規矩,正是由于這些人的破壞,才慢慢變得不成規矩的。
為啥會這樣,說白了,還是由于規矩不夠硬,缺乏剛性。就拿闖紅燈這件事來說,這早就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交通法明確禁止的法律問題。倘若違反,如何懲罰也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早已和道德問題混淆在一起,闖紅燈者之多被道德譴責一番,至于具體的法律懲罰,卻很少有人執行。久而久之,行人闖紅燈這個嚴肅的法律問題,就不斷在“法不責眾”的輿論環境下被消解,成為一紙空文,而闖紅燈的人,自然也就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個事兒”,昨日的這位女士,闖紅燈之后脾氣還如此之大,沒有絲毫違法之后的羞愧,顯然與此有較大關系。
交通“規矩”有很多,剛性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樣。我們很容易發現,同一個人,在開車時就更容易遵守交通規則,而在扮演行人角色時,則很容易闖紅燈、亂穿馬路。這背后,顯然不是道德問題所能解釋,而是因為對于機動車和駕駛人來說,扣分、罰款執行得更加嚴格。 楊祥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