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近期風聲不斷,放開限購之后,放松限貸也列入了各家銀行議事日程。記者采訪發現,濟南個別與國有銀行合作的樓盤,在首套房的認定標準上出現松動,已實行“認房不認貸”政策。
9月22日,福州市政府發文宣布,購房人償清購房貸款后,再次申請貸款購房的按首貸認定。同日還傳出四大國有銀行正開會研究調整首套房貸政策的消息。
9月23日,記者以客戶身份咨詢了幾家國有銀行個貸部門,得到的答復是目前房貸相關政策還沒有發生變化。
“目前總行已經開會研究調整首套房政策了,但在省行接到具體文件之前,我們并不做任何調整。”中國銀行負責房貸業務的工作人員介紹。記者隨后咨詢建行、工行、農行,也得到了相似的回復,幾家銀行沒有接到房貸調整的通知。
對于首套房房貸,招商銀行、恒豐銀行等股份制銀行能給出基準利率甚至比基準更低的折扣利率,但也在執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
如果首套房貸的認定標準放寬,無疑會對改善型住房需求產生刺激,對于開發商來說,是個利好消息。
記者從省城東部一家樓盤了解到,目前與其合作的一家國有銀行在上周辦理房貸業務時,對曾有過房貸記錄但名下無房客戶的再次購房,作為首套房進行了認定,也就是說,在首套房認定中采取了“認房不認貸”的標準。
記者就該開發商的說法在幾家國有銀行進行求證,在相關政策沒有落地的情況下,“認房不認貸”的一種可能是銀行與合作樓盤針對首付比例較高的客戶開展了優惠活動;另一種可能是客戶辦理商貸的時間比較早,房貸記錄并沒有納入征信系統,所以在認定首套房時可以忽略商貸記錄。
“房貸政策的調整,既要支持剛需和改善型住房,又不能助長炒房,所以‘認房不認貸’應該是比較合適的調整方向。”某銀行信貸部門一位負責人說。